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8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工具选择 | 第14-16页 |
1、理论工具 | 第14-16页 |
2、方法工具 | 第16页 |
(四)文章结构 | 第16-17页 |
(五)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二、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价值与功能 | 第18-28页 |
(一)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 | 第18-23页 |
1、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概念简释 | 第18-20页 |
2、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取向 | 第20-22页 |
3、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实现方式 | 第22-23页 |
(二)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功能和价值 | 第23-28页 |
1、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 第23-24页 |
2、有利于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 第24-25页 |
3、有利于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 | 第25-26页 |
4、有利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 第26-28页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在联系 | 第28-36页 |
(一)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 | 第28-32页 |
1、人民性 | 第29-30页 |
2、适应性 | 第30页 |
3、包容性 | 第30-31页 |
4、开放性 | 第31页 |
5、改革性 | 第31-32页 |
(二)协商民主制度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 第32-36页 |
1、增强党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民主协商 | 第33页 |
2、增强政府与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民主协商 | 第33-34页 |
3、增强社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民主协商 | 第34-36页 |
四、当前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现状问题 | 第36-41页 |
(一)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实基础 | 第36-38页 |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 第36-37页 |
2、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发展 | 第37-38页 |
3、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38页 |
(二)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制约因素 | 第38-41页 |
1、协商民主意识尚未普及 | 第38-39页 |
2、协商民主制度化体系不够完善 | 第39页 |
3、协商民主的渠道和平台仍需拓展 | 第39-41页 |
五、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协商民主制度化路径 | 第41-47页 |
(一)政党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建设和完善 | 第41-42页 |
(二)国家权力机关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建设和完善 | 第42-43页 |
(三)国家行政机关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建设和完善 | 第43-44页 |
(四)社会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建设和完善 | 第44-45页 |
(五)民众网络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建设和完善 | 第45-47页 |
六、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