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

广州市Y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2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6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1.3.1 社区矫正的定义第16-17页
        1.3.2 社区服刑人员的定义第17-18页
        1.3.3 教育矫正的定义第18页
    1.4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8-19页
        1.4.2 调查研究法第19页
        1.4.3 比较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二章 广州市Y区 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现状第20-33页
    2.1 广州市Y区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第20-24页
        2.1.1 广州市Y区社区矫正工作概况第20页
        2.1.2 广州市Y区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第20-24页
    2.2 广州市Y区社区矫正机构和工作人员情况第24-27页
        2.2.1 广州市Y区社区矫正机构情况第24-25页
        2.2.2 广州市Y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情况第25-27页
    2.3 广州市Y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内容形式第27-33页
        2.3.1 Y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学习的内容和组织方式第28-30页
        2.3.2 Y区社区服刑人员社区服务的内容和组织方式第30-31页
        2.3.3 Y区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的内容和组织方式第31-33页
第三章 广州市Y区 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3-47页
    3.1 广州市Y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存在问题第33-39页
        3.1.1 教育学习教材资源匮乏和教学形式单一第33-35页
        3.1.2 教育学习内容枯燥不实用第35-37页
        3.1.3 社区服务流于形式不成体系第37-38页
        3.1.4 社会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接纳程度较低第38页
        3.1.5 心理矫正工作得不到重视第38-39页
    3.2 广州市Y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第39-47页
        3.2.1 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第39-41页
        3.2.2 教育矫正投入不足第41-43页
        3.2.3 社区服刑人员接受教育矫正的意识和强制性不足第43-44页
        3.2.4 执法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考核奖惩工作落实不到位第44-45页
        3.2.5 社区矫正工作监督和问责机制不完善第45-47页
第四章 广州地区监狱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经验借鉴第47-55页
    4.1 广州地区监狱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实践第47-51页
        4.1.1 监狱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机构和工作人员情况第47-48页
        4.1.2 监狱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第48-51页
    4.2 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经验启示第51-55页
        4.2.1 机构及人员实行专业化分工第51-52页
        4.2.2 分犯罪类型教育第52-53页
        4.2.3 形式多样的教育矫正形式和教育矫正活动第53页
        4.2.4 严格规范地执行教育矫正各项制度第53-54页
        4.2.5 教育矫正成效的测评及其成果的运用第54-55页
第五章 完善广州市Y区 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对策第55-71页
    5.1 健全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法制环境第55-59页
        5.1.1 建议人大加快立法,确立社区矫正法律地位第55-56页
        5.1.2 建议立法适当超前,充分考虑教育矫正需要第56-57页
        5.1.3 建立健全工作基础,完善教育矫正规章制度第57-59页
    5.2 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人力资源保障第59-62页
        5.2.1 完善专职工作人员结构,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水平第59-60页
        5.2.2 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稳定社区矫正司法社工队伍第60-61页
        5.2.3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组建志愿者队伍建设第61-62页
    5.3 完善社区服刑人员参与社区服务的工作机制第62-64页
        5.3.1 建立固定时间地点的社区服务基地第63页
        5.3.2 建立灵活的社区服务形式第63-64页
        5.3.3 结合专业特长,打造社区服务项目第64页
        5.3.4 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考核机制第64页
    5.4 完善开展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学习工作机制第64-67页
        5.4.1 组建教育学习讲师团队,实行分罪犯类型教育第65-66页
        5.4.2 开发和丰富网络学习课程第66页
        5.4.3 落实就业惠民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第66页
        5.4.4 建立教育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第66-67页
    5.5 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工作机制第67-69页
        5.5.1 全面普及心理健康常识第67页
        5.5.2 推进心理健康测试和评估第67-68页
        5.5.3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矫治第68页
        5.5.4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第68-69页
    5.6 建立教育矫正成效评估及结果应用机制第69-71页
        5.6.1 将教育矫正情况纳入社区服刑人员考核范围第69-70页
        5.6.2 建立完善的司法奖励措施第70-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第75-84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附件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创新扩散--基于地级市的事件史分析
下一篇:众筹融资模式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