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2.1 私人银行业务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2 资产配置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2.3 简要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3.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第2章 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的相关理论 | 第22-35页 |
2.1 私人银行资产管理及资产配置概述 | 第22-25页 |
2.1.1 海外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 | 第22-23页 |
2.1.2 私人银行资产管理的实质 | 第23-24页 |
2.1.3 资产配置对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 第24-25页 |
2.2 国内私人银行资产管理的现状及趋势 | 第25-30页 |
2.2.1 国内私人银行资产管理的现状 | 第25-27页 |
2.2.2 国内私人银行资产管理服务发展趋势 | 第27-30页 |
2.3 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的一般理论基础 | 第30-34页 |
2.3.1 Markowitz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 | 第30-31页 |
2.3.2 Black-Litterman模型 | 第31-32页 |
2.3.3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 | 第32-33页 |
2.3.4 向量自回归模型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模型的构建 | 第35-44页 |
3.1 资产配置模型的选择 | 第35-36页 |
3.2 Black-Litterman模型的基本架构 | 第36-38页 |
3.3 Black-Litterman模型的参数设定 | 第38-40页 |
3.3.1 隐含均衡收益率向量 | 第38-39页 |
3.3.2 观点矩阵与观点向量 | 第39页 |
3.3.3 观点误差矩阵和标量 | 第39-40页 |
3.4 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的资产选择 | 第40-41页 |
3.5 宏观经济因素对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 | 第41-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44-59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44页 |
4.2 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观点收益 | 第44-50页 |
4.2.1 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 第44-46页 |
4.2.2 资产收益率与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协整检验 | 第46-47页 |
4.2.3 资产收益率与宏观经济变量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7-48页 |
4.2.4 模型的确定及评价 | 第48-50页 |
4.3 参数计算结果 | 第50-52页 |
4.3.1 隐含均衡收益率向量 | 第50-51页 |
4.3.2 投资者观点矩阵和观点向量 | 第51-52页 |
4.3.3 观点误差矩阵 | 第52页 |
4.3.4 标量 | 第52页 |
4.4 Black-Litterman模型实证分析及其评价 | 第52-58页 |
4.4.1 以2013年8月为投资期的实证结果 | 第52-55页 |
4.4.2 12个滚动估计区间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相关启示与建议 | 第59-63页 |
5.1 制定多样化的私人银行客户细分标准 | 第59页 |
5.2 构建有效的客户资产配置框架 | 第59-61页 |
5.3 建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 第61-62页 |
5.4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 第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