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宽带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 ·EPON与WiMAX融合接入 | 第12页 |
| ·论文内容及结构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EPON与WiMAX融合接入系统方案设计 | 第14-20页 |
| ·融合接入系统拓扑结构 | 第14-16页 |
| ·融合接入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16-18页 |
| ·WiMAX业务数据的下行传输 | 第17-18页 |
| ·WiMAX业务数据的上行传输 | 第18页 |
| ·融合接入系统中设备与操作系统的选取 | 第18-19页 |
| ·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WiMAX接入子系统实现方案设计 | 第20-36页 |
| ·EPON与WiMAX融合接入网WiMAX子系统组成 | 第20页 |
| ·WiMAX子系统上下行帧处理模块 | 第20-25页 |
| ·下行帧处理模块 | 第21-22页 |
| ·上行帧处理模块 | 第22-23页 |
| ·以太网帧封装模块 | 第23-24页 |
| ·以太网帧分类以及解封装模块 | 第24-25页 |
| ·WiMAX子系统PHY卡驱动模块 | 第25-35页 |
| ·WiMAX帧结构介绍 | 第26-27页 |
| ·WiMAX 3.3-3.8GHz Mini-PCI卡简介 | 第27-30页 |
| ·Mini-PCI卡功能模块 | 第30-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WiMAX子系统PHY芯片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第36-68页 |
| ·Mini-PCI卡数据流向 | 第36-38页 |
| ·BS端PHY芯片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38-48页 |
| ·TX End of Frame中断传输机制 | 第38-39页 |
| ·BS端PHY芯片驱动程序功能模块设计 | 第39-42页 |
| ·DMA功能模块设计 | 第42-44页 |
| ·BS端驱动程序函数设计 | 第44-48页 |
| ·SS端PHY芯片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48-52页 |
| ·SS端PHY芯片驱动程序功能模块设计 | 第48-50页 |
| ·SS端测距机制设计 | 第50页 |
| ·SS端驱动程序函数设计 | 第50-52页 |
| ·驱动程序调试步骤与结果 | 第52-66页 |
| ·驱动程序基本功能调试 | 第52页 |
| ·驱动程序初始化功能调试 | 第52-55页 |
| ·驱动程序数字部分功能调试 | 第55-61页 |
| ·驱动程序模拟部分功能调试 | 第61-64页 |
| ·BS端与SS端正常收发功能调试 | 第64-66页 |
| ·小结 | 第66-68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8-70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8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