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管道SCADA维护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本系统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4-20页 |
2.1 数据库技术 | 第14-16页 |
2.1.1 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 | 第14-15页 |
2.1.2 Oracle简介 | 第15页 |
2.1.3 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15-16页 |
2.2 体系结构 | 第16-18页 |
2.2.1 C/S结构 | 第16页 |
2.2.2 B/S结构 | 第16-17页 |
2.2.3 B/S与C/S结构的比较 | 第17-18页 |
2.3 网络操作系统选择 | 第18-19页 |
2.4.NET Framework概述 | 第19页 |
2.5 C | 第19-20页 |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0-29页 |
3.1 需求分析简介 | 第20页 |
3.2 基本需求分析 | 第20页 |
3.3 功能需求分析 | 第20-23页 |
3.3.1 管道SCADA维护管理流程 | 第21页 |
3.3.2 功能性描述 | 第21-22页 |
3.3.3 功能性要求 | 第22-23页 |
3.4 运行环境要求 | 第23页 |
3.5 安全稳定描述 | 第23-24页 |
3.6 设计目标 | 第24页 |
3.7 系统组成与功能模块设计 | 第24-25页 |
3.8 系统模型 | 第25-29页 |
3.8.1 系统用例 | 第25-27页 |
3.8.2 系统顺序图 | 第27-29页 |
第4章 系统设计 | 第29-40页 |
4.1 系统概念结构设计 | 第29-31页 |
4.1.1 备品备件 | 第29页 |
4.1.2 设备 | 第29-30页 |
4.1.3 工作站 | 第30页 |
4.1.4 抢维修单 | 第30-31页 |
4.1.5 系统集成E-R图 | 第31页 |
4.2 数据库设计 | 第31-38页 |
4.2.1 设计原则 | 第32页 |
4.2.2 内容设计 | 第32页 |
4.2.3 逻辑结构设计 | 第32-37页 |
4.2.4 完整性设计 | 第37页 |
4.2.5 数据库选取 | 第37-38页 |
4.3 系统架构 | 第38-39页 |
4.4 接口设计 | 第39-40页 |
第5章 系统功能实现 | 第40-49页 |
5.1 报表 | 第40-42页 |
5.2 时间控件关联 | 第42-43页 |
5.3 网页窗口弹出 | 第43-44页 |
5.4 多类型查询 | 第44-45页 |
5.5 问号传值 | 第45-46页 |
5.6 触发器 | 第46-47页 |
5.7 视图 | 第47-49页 |
第6章 系统运行与测试 | 第49-62页 |
6.1 权限管理 | 第49-50页 |
6.2 基础数据 | 第50-51页 |
6.3 维护结算 | 第51-55页 |
6.3.1 抢维修明细 | 第51-52页 |
6.3.2 抢维修费用报表 | 第52页 |
6.3.3 抢维修费用修改 | 第52-53页 |
6.3.4 工作量核定 | 第53页 |
6.3.5 维护工作统计报表 | 第53-54页 |
6.3.6 抽检工作统计报表 | 第54页 |
6.3.7 费用结算报表 | 第54页 |
6.3.8 工作简报生成 | 第54-55页 |
6.4 备件管理 | 第55-57页 |
6.4.1 单件备件入库 | 第55-56页 |
6.4.2 备件批量入库 | 第56页 |
6.4.3 备件出库 | 第56-57页 |
6.4.4 备件查询 | 第57页 |
6.5 设备管理 | 第57-59页 |
6.5.1 设备借出归还 | 第57-58页 |
6.5.2 设备管理 | 第58-59页 |
6.6 系统测试 | 第59-6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62页 |
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3 心得体会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