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 1.1 论文研究目的 | 第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 1.4 技术路线与技术关键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东岭地区地质概况 | 第13-19页 |
| 2.1 区域概况 | 第13-14页 |
| 2.2 地质特征 | 第14-15页 |
| 2.3 油气藏分布特征 | 第15-17页 |
| 2.4 低孔渗储层成因分析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测井资料标准化 | 第19-28页 |
| 3.1 测井曲线环境校正 | 第19-20页 |
| 3.2 测井曲线标准化 | 第20-28页 |
| 3.2.1 标准层选取 | 第21-22页 |
| 3.2.2 三孔隙度曲线的校正 | 第22-26页 |
| 3.2.3 电阻率曲线的校正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第28-49页 |
| 4.1 东岭鼻状构造储层岩性特征 | 第28-35页 |
| 4.2 储层物性特征 | 第35-39页 |
| 4.3 储层含油气性特征 | 第39-41页 |
| 4.4 储层电性特征及电性标准建立 | 第41-47页 |
| 4.5 储层岩性与物性关系 | 第47-48页 |
| 4.6 储层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 第49-64页 |
| 5.1 泥质含量模型 | 第49页 |
| 5.2 孔隙度模型 | 第49-54页 |
| 5.3 渗透率模型 | 第54-56页 |
| 5.4 饱和度模型 | 第56-59页 |
| 5.4.1 岩电实验确定Archie公式中m、n值 | 第57页 |
| 5.4.2 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 | 第57-59页 |
| 5.5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 第59-64页 |
| 第六章 应用情况及效果分析 | 第64-72页 |
| 6.1 测井资料处理 | 第64页 |
| 6.2 典型实例分析 | 第64-72页 |
| 第七章 成果与结论 | 第72-74页 |
| 7.1 论文主要成果 | 第72页 |
| 7.2 结论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