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5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2.1.1 病例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 第15页 |
2.1.2 临床资料 | 第15页 |
2.1.3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检查 | 第15-16页 |
2.1.4 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者53例(45.69%) | 第16页 |
2.2 方法 | 第16-20页 |
2.2.1 手术方法 | 第16-17页 |
2.2.2 术后抗凝治疗方案 | 第17-18页 |
2.2.3 各观察指标的监测 | 第18页 |
2.2.4 随访数据收集 | 第18-19页 |
2.2.5 统计方法 | 第19-20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0-23页 |
3.1 PT-INR测量值分布情况 | 第20页 |
3.2 住院期间低强度抗凝治疗效果 | 第20-21页 |
3.3 随访期间低强度抗凝治疗效果 | 第21-22页 |
3.4 患者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疗效综合分析 | 第22-2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3-29页 |
4.1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的选择 | 第23-24页 |
4.2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的监测 | 第24-25页 |
4.3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 | 第25-28页 |
4.4 口服华法林剂量术前及术后调整及监测 | 第28-2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综述 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 | 第33-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