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2.3 总体评价 | 第18-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20-22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2.1.1 农民工与新型城镇化 | 第22-23页 |
2.1.2 住房保障制度 | 第23页 |
2.1.3 公共租赁房 | 第23-24页 |
2.2 新型城镇化和农民工住房保障的逻辑关联性分析 | 第24-25页 |
2.3 相关理论 | 第25-27页 |
2.3.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25页 |
2.3.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 第25-26页 |
2.3.3 住房“过滤”理论 | 第26页 |
2.3.4 住房梯度消费理论 | 第26-27页 |
2.3.5 住房权理论 | 第27页 |
2.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聊城市农民工公共租赁住房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8-43页 |
3.1 聊城市农民工公租房的调查设计 | 第28-30页 |
3.1.1 调查对象 | 第28页 |
3.1.2 问卷设计 | 第28页 |
3.1.3 问卷分析 | 第28-30页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40页 |
3.2.1 聊城市农民工的基本情况调查 | 第30-34页 |
3.2.2 聊城市农民工的住房状况调查 | 第34-38页 |
3.2.3 聊城市农民工公租房实施情况调查 | 第38-40页 |
3.3 聊城市农民工公租房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原因及诊断 | 第40-42页 |
3.3.1 受户籍限制等影响,保障面较小 | 第40页 |
3.3.2 公租房分配制度不合理 | 第40页 |
3.3.3 公租房房源流转不畅 | 第40页 |
3.3.4 行政监管不到位 | 第40-41页 |
3.3.5 存在明显的资金缺口 | 第41页 |
3.3.6 缺乏完善的公租房退出机制 | 第41页 |
3.3.7 公租房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 第41-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国内外城市住房保障问题的经验借鉴 | 第43-48页 |
4.1 西方城市住房保障相关实践经验 | 第43-44页 |
4.2 国内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经验分析 | 第44-46页 |
4.2.1 重庆市农民工廉价租房模式 | 第44-45页 |
4.2.2 嘉兴市宅基地置换城市住房模式 | 第45页 |
4.2.3 成都市园区配建公租房模式 | 第45-46页 |
4.3 聊城市的经验借鉴 | 第46-47页 |
4.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提高聊城市农民工公租房建、租、售等水平的措施 | 第48-57页 |
5.1 对保障对象予以明确 | 第48页 |
5.2 制定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 | 第48-50页 |
5.2.1 配租价格 | 第48-49页 |
5.2.2 配租方式 | 第49-50页 |
5.3 盘活公租房房源流转机制 | 第50页 |
5.4 构建完善的融资体系 | 第50-54页 |
5.4.1 融资模式 | 第50-53页 |
5.4.2 融资平台 | 第53-54页 |
5.5 建立多元化的规划模式 | 第54-56页 |
5.5.1 集中布置 | 第54-55页 |
5.5.2 混合配建 | 第55页 |
5.5.3 民间房源 | 第55-56页 |
5.6 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A | 第63-65页 |
附录B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