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2.1 生态环境质量概念 | 第13页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第23-37页 |
2.1 评价模型 | 第23-26页 |
2.1.1 评价单元 | 第23页 |
2.1.2 评价指标体系 | 第23-26页 |
2.1.3 归一化系数 | 第26页 |
2.2 主要技术方法 | 第26-34页 |
2.2.1 水资源量空间化 | 第26-28页 |
2.2.2 土壤侵蚀计算 | 第28-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3 河南省生态系统构成与变化特征 | 第37-51页 |
3.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说明 | 第37-40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37-38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8-39页 |
3.1.3 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3.2 生态系统类型分布与构成 | 第40-43页 |
3.2.1 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 | 第40-41页 |
3.2.2 生态系统构成与比例 | 第41-43页 |
3.3 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特征 | 第43-48页 |
3.3.1 生态系统类型变化方向 | 第43-47页 |
3.3.2 生态系统动态度 | 第47-48页 |
3.3.3 生态系统类型变化趋势 | 第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4 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第51-73页 |
4.1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 第51-60页 |
4.1.1 生物丰度指数 | 第51-52页 |
4.1.2 植被覆盖指数 | 第52-53页 |
4.1.3 水网密度指数 | 第53-56页 |
4.1.4 土地胁迫指数 | 第56-59页 |
4.1.5 污染负荷指数 | 第59-60页 |
4.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4.2.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第60-62页 |
4.2.2 县级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第62-64页 |
4.3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 第64-68页 |
4.3.1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度 | 第64-67页 |
4.3.2 生态环境质量波动变化 | 第67-68页 |
4.4 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68-71页 |
4.4.1 自然因素影响 | 第69-70页 |
4.4.2 人类活动影响 | 第70-71页 |
4.5 河南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3-7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3-75页 |
5.2 创新点 | 第75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