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节能减排政策效果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及难点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方案 | 第15-16页 |
1.4.2 可行性分析 | 第16页 |
1.4.3 研究难点 | 第16页 |
1.5 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政策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2.1 协同治理理论 | 第18-21页 |
2.1.1 区域治理理论 | 第18-19页 |
2.1.2 协同理论 | 第19-20页 |
2.1.3 协同治理 | 第20页 |
2.1.4 环境协同治理 | 第20-21页 |
2.2 政策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2.1 政策 | 第21-22页 |
2.2.2 公共政策 | 第22页 |
2.2.3 节能减排政策 | 第22-23页 |
2.3 政策评价理论 | 第23-24页 |
2.3.1 公共政策评价理论 | 第23-24页 |
2.3.2 节能减排政策效果评价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节能减排政策及现状 | 第25-41页 |
3.1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及现状 | 第25-28页 |
3.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演进 | 第25页 |
3.1.2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 | 第25-28页 |
3.2 京津冀节能减排政策 | 第28-33页 |
3.2.1 可再生能源政策 | 第28-30页 |
3.2.2 污染防治及减排政策 | 第30-31页 |
3.2.3 政策分类 | 第31-33页 |
3.3 京津冀节能减排动态趋势分析 | 第33-40页 |
3.3.1 京津冀能源消费结构 | 第33-35页 |
3.3.2 京津冀新能源产业发展 | 第35-37页 |
3.3.3 京津冀区域污染排放 | 第37-39页 |
3.3.4 京津冀污染治理完成投资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节能减排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第41-53页 |
4.1 节能减排政策评价依据 | 第41-43页 |
4.1.1 评价标准 | 第41-42页 |
4.1.2 评价模式 | 第42页 |
4.1.3 评价流程 | 第42-43页 |
4.2 节能减排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第43-48页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3页 |
4.2.2 指标设定 | 第43-47页 |
4.2.3 指标体系结构 | 第47页 |
4.2.4 指标处理 | 第47-48页 |
4.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政策效率评价模型 | 第48-52页 |
4.3.1 模型构建 | 第48-51页 |
4.3.2 模型处理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节能减排政策效果实证研究 | 第53-62页 |
5.1 政策目标实现度 | 第53-54页 |
5.2 政策影响测度 | 第54-55页 |
5.3 基于DEA模型的政策效率实证分析 | 第55-61页 |
5.3.1 数据处理 | 第55-56页 |
5.3.2 实证分析 | 第56-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