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24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深水系泊系统 | 第9-14页 |
1.3 法向承力锚简介 | 第14-18页 |
1.3.1 法向承力锚分类和应用 | 第14-16页 |
1.3.2 法向承力锚安装和回收 | 第16-1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4.1 经验预测 | 第18-19页 |
1.4.2 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1.4.3 数值模拟 | 第20页 |
1.4.4 试验研究 | 第20-22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2-24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2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原理及误差分析 | 第24-34页 |
2.1 离心模型试验的基本原理 | 第24-29页 |
2.1.1 离心模拟原理 | 第24-25页 |
2.1.2 离心加速度和离心模型率 | 第25-26页 |
2.1.3 离心模型试验相似比尺 | 第26-29页 |
2.2 离心模型试验误差分析 | 第29-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案 | 第34-57页 |
3.1 土工鼓式离心机GT450/1.4 | 第34-40页 |
3.1.1 机械系统 | 第34-35页 |
3.1.2 作动加载系统 | 第35-36页 |
3.1.3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6-37页 |
3.1.4 制浆注浆设备 | 第37-38页 |
3.1.5 测量传感器及标定 | 第38-40页 |
3.2 模型试验设备 | 第40-43页 |
3.2.1 法向承力锚模型 | 第40-42页 |
3.2.2 安装系泊缆绳 | 第42页 |
3.2.3 缆绳导向测量装置 | 第42-43页 |
3.3 试验土体材料 | 第43-44页 |
3.4 试验总体安排 | 第44-46页 |
3.5 全鼓固结试验方案 | 第46-50页 |
3.5.1 土样制备 | 第46-47页 |
3.5.2 注浆 | 第47-48页 |
3.5.3 固结过程 | 第48-49页 |
3.5.4 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测量 | 第49-50页 |
3.6 法向承力锚安装试验方案 | 第50-54页 |
3.6.1 安装过程 | 第50-51页 |
3.6.2 安装荷载测量 | 第51-52页 |
3.6.3 安装轨迹测量 | 第52-54页 |
3.7 法向承力锚系泊试验方案 | 第54-55页 |
3.7.1 系泊过程 | 第54-55页 |
3.7.2 系泊承载力测量 | 第5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4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77页 |
4.1 固结试验结果 | 第57-59页 |
4.1.1 固结度 | 第57-58页 |
4.1.2 不排水抗剪强度 | 第58-59页 |
4.2 法向承力锚安装试验结果 | 第59-66页 |
4.2.1 安装轨迹测量结果 | 第59-60页 |
4.2.2 相同前后锚胫比例对应的安装荷载对比 | 第60-62页 |
4.2.3 不同前后锚胫比例对应的安装荷载对比 | 第62-64页 |
4.2.4 最大安装荷载及水平拖曳距离和贯入深度对比 | 第64-66页 |
4.3 法向承力锚系泊试验结果 | 第66-73页 |
4.3.1 相同前后锚胫比例不同系泊角度对应的系泊承载力对比 | 第66-69页 |
4.3.2 不同前后锚胫比例相同系泊角度对应的系泊承载力对比 | 第69-71页 |
4.3.3 极限承载力 | 第71-73页 |
4.4 法向承力锚承载性能比 | 第73-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5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77-88页 |
5.1 建立分析模型 | 第77-78页 |
5.2 塑性方法 | 第78-80页 |
5.2.1 屈服面方程 | 第78-79页 |
5.2.2 关联流动法则 | 第79页 |
5.2.3 锚链方程 | 第79-80页 |
5.3 数值计算流程 | 第80-82页 |
5.4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82-84页 |
5.5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 | 第84-8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结论 | 第88-89页 |
6.2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