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9-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1. 责任缺失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 第9-10页 |
2. 责任教育流于形式 | 第10页 |
3. 小学阶段是进行责任教育的最佳时期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三) 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1. 责任 | 第12-13页 |
2. 责任教育 | 第13页 |
3. 小学生责任教育的内容 | 第13-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 西方伦理学界对责任伦理的研究 | 第14-15页 |
2. 责任教育成为国际道德教育的潮流 | 第15-16页 |
3. 国外责任教育的实践 | 第16-17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 中国历史上责任教育思想 | 第17-18页 |
2. 当代我国责任教育理论 | 第18页 |
3. 国内责任教育的实践 | 第18-1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 调查法 | 第20页 |
2. 访谈法 | 第20页 |
(三) 研究工具 | 第20-22页 |
四、小学高年级责任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22-29页 |
(一) 学生调查表的结果与分析 | 第22-24页 |
(二) 教师调查表的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1. 学校对责任教育认识不足 | 第24-25页 |
2. 责任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 第25-26页 |
3. 责任教育方式死板,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 第26-28页 |
4. 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存在失责行为 | 第28-29页 |
五、小学高年级责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5页 |
(一) 学校责任教育管理不到位 | 第30-32页 |
1. 学校对于责任教育不够重视 | 第30页 |
2. 学校责任教育实效性差 | 第30-32页 |
3. 教师自身责任缺失 | 第32页 |
(二) 家庭忽略责任教育 | 第32-34页 |
1. 家庭没有给孩子留下承担责任的机会 | 第32-33页 |
2. 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 第33页 |
3. 家长自身素质不高 | 第33-34页 |
(三) 社会责任环境差 | 第34-35页 |
1. 社会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 | 第34页 |
2. 互联网的发展对责任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 | 第34-35页 |
六、改善小学高年级责任教育的建议 | 第35-45页 |
(一) 责任主体加强对责任教育的认识 | 第35-38页 |
1. 加强学校对责任教育的认识 | 第35-37页 |
2. 加强家庭对责任教育的认识 | 第37页 |
3. 加强社会对责任教育的认识 | 第37-38页 |
(二) 以科学的学校管理开展责任教育 | 第38-42页 |
1. 拓展小学责任教育的内容,增强实效性 | 第38-40页 |
2. 拓展学校责任教育的实施途径 | 第40-42页 |
(三) 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责任行为的稳定、持久 | 第42-45页 |
1. 优化家庭环境,加强家庭教育的导向性 | 第43-44页 |
2. 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责任教育的深化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一 | 第49-52页 |
附录二 | 第52-55页 |
附录三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