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1 植物bHLH转录因子的研究 | 第12-17页 |
1.1 植物bHLH的结构、分类及进化 | 第12-14页 |
1.2 植物bHLH转录因子的功能 | 第14-17页 |
1.2.1 bHLH与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 | 第14-15页 |
1.2.2 bHLH与植物抗逆性 | 第15-17页 |
1.2.3 bHLH参与激素合成与信号传导 | 第17页 |
1.2.4 bHLH参与脂类物质的积累 | 第17页 |
2 蛋白质(转录因子)与DNA相互作用研究的方法及应用 | 第17-24页 |
2.1 凝胶阻滞实验(EMSA) | 第18-21页 |
2.1.1 EMSA的原理 | 第18-19页 |
2.1.2 EMS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9-20页 |
2.1.3 EMSA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 第20-21页 |
2.2 体内足迹分析 | 第21页 |
2.3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及其应用发展 | 第21-23页 |
2.3.1 ChIP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 第22页 |
2.3.2 ChIP-chip | 第22-23页 |
2.3.3 ChIP-Seq | 第23页 |
2.4 酵母单杂交技术 | 第23页 |
2.5 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技术的新发展与小结 | 第23-24页 |
3 RNAi在基因功能鉴定及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第24-29页 |
3.1 RNAi的分子作用机理 | 第25-26页 |
3.2 RNAi技术的应用 | 第26-29页 |
3.2.1 高通量的基因组分析 | 第26-27页 |
3.2.2 基因表达与调控 | 第27页 |
3.2.3 RNAi与作物遗传改良 | 第27-29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论文 | 第30-7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0-37页 |
1.1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1.2 菌株、质粒、工具酶及生化试剂 | 第30页 |
1.3 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30-35页 |
1.3.1 细菌培养基 | 第30-31页 |
1.3.2 花生组织培养中所用的培养基 | 第31-32页 |
1.3.3 原核表达及外源蛋白提取、纯化所用试剂 | 第32-33页 |
1.3.4 SDS-PAGE蛋白检测所用试剂 | 第33-34页 |
1.3.5 EMSA实验所用试剂 | 第34-35页 |
1.3.6 EMSA中实验器材的处理 | 第35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36页 |
1.5 引物序列及探针 | 第36-37页 |
1.5.1 EMSA实验中所需引物及Biotin标记寡核苷酸探针 | 第36页 |
1.5.2 In-Fusion PCR引物 | 第36-3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7-52页 |
2.1 AhbHLH1与AhFAD2相互作用分析 | 第37-48页 |
2.1.1 EMSA分析AhbHLH1与AhFAD2基因调控区的结合 | 第37-46页 |
2.1.2 瞬时表达研究AhbHLH1与AhFAD2调控区相互作用 | 第46-48页 |
2.2 AhbHLH1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 | 第48-52页 |
2.2.1 AhbHLH1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及检测 | 第49页 |
2.2.2 农杆菌介导花生AhbHLH1基因RNAi表达载体及过表达载体的转化 | 第49-51页 |
2.2.3 转基因花生的鉴定 | 第51-5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68页 |
3.1 AhbHLH1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 第52-57页 |
3.1.1 AhbHLH1基因全长序列的扩增 | 第52页 |
3.1.2 融合蛋白6×His-AhbHLH1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 第52-54页 |
3.1.3 AhbHLH1融合蛋白的表达 | 第54-56页 |
3.1.4 AhbHLH1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56-57页 |
3.1.5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57页 |
3.2 EMSA分析AhbHLH1与目标调控区E-BOX的结合能力 | 第57-61页 |
3.2.1 寡核苷酸探针的设计 | 第57-58页 |
3.2.2 AhbHLH1与探针P1的结合情况 | 第58-59页 |
3.2.3 AhbHLH1与探针P2的结合情况 | 第59-60页 |
3.2.4 AhbHLH1与探针P3的结合情况 | 第60-61页 |
3.3 用于瞬时表达分析载体的构建 | 第61-64页 |
3.3.1 35S最小启动子的克隆 | 第61页 |
3.3.2 min35S::GUS基础报告载体R0的构建 | 第61-62页 |
3.3.3 目的插入片段(11、12、13)的克隆 | 第62-63页 |
3.3.4 报告载体R1、R2、R3的构建 | 第63页 |
3.3.5 瞬时表达分析 | 第63-64页 |
3.4 AhbHLH1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及花生的遗传转化 | 第64-68页 |
3.4.1 AhbHLH1基因干扰片段的扩增 | 第64页 |
3.4.2 AhbHLH1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 | 第64-65页 |
3.4.3 转AhbHLH1基因过表达载体与RNAi表达载体花生植株的获得 | 第65-66页 |
3.4.4 T_0代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第66-68页 |
4 讨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