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邮储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0-12页
        1.2.1 研究思路第10-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4页
        1.3.2 研究框架第14页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14-16页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第16-28页
    2.1 利率与利率市场化第16-19页
        2.1.1 利率决定理论第16-17页
        2.1.2 利率传导理论第17-18页
        2.1.3 金融发展理论第18-19页
    2.2 利率市场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9-23页
        2.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9-21页
        2.2.2 国内文献综述第21-23页
    2.3 利率市场化历史回顾第23-27页
        2.3.1 国际经验第23-26页
        2.3.2 中国改革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一般研究第28-34页
    3.1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现状分析第28-30页
    3.2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正效应第30-32页
        3.2.1 促进金融创新,加快业务发展转型第30页
        3.2.2 高效利用资源,提高自主定价能力第30-31页
        3.2.3 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应对利率风险第31页
        3.2.4 优化客户质量,提升银行盈利空间第31-32页
    3.3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负效应第32-33页
        3.3.1 存贷款利差收窄,盈利压力增大第32页
        3.3.2 利率频繁波动,管理难度加大第32页
        3.3.3 信用风险加剧,不良资产增加第32页
        3.3.4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加大银行成本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4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邮储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4-56页
    4.1 邮储银行的现状分析第34-36页
    4.2 邮储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6-42页
        4.2.1 资本充足度第36页
        4.2.2 存款、贷款规模第36-38页
        4.2.3 利差第38-40页
        4.2.4 中间业务收入第40-41页
        4.2.5 营运效率第41-42页
    4.3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邮储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第42-46页
        4.3.1 对邮储银行业务升级能力带来挑战第42页
        4.3.2 对邮储银行资金定价能力带来挑战第42-44页
        4.3.3 对邮储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带来挑战第44页
        4.3.4 邮储银行经营风险陡增第44-45页
        4.3.5 加剧邮储银行资本补充压力第45-46页
        4.3.6 引发邮储银行内部管理问题第46页
    4.4 数据趋势分析第46-49页
        4.4.1 对邮储银行利润的影响第46-47页
        4.4.2 对邮储银行存款的影响第47页
        4.4.3 对邮储银行贷款的影响第47-48页
        4.4.4 对邮储银行整体盈利能力的影响第48-49页
    4.5 指标体系趋势分析第49-53页
        4.5.1 指标体系第49-50页
        4.5.2 数据来源第50页
        4.5.3 趋势分析第50-51页
        4.5.4 主成分分析第51-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6页
5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邮储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应对措施第56-64页
    5.1 学习国外经验,把握改革时机第56页
    5.2 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议价能力第56-57页
        5.2.1 降低固定成本第56-57页
        5.2.2 降低变动成本第57页
    5.3 探索业务创新,开拓中间业务第57-59页
        5.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第58页
        5.3.2 全面规划,循序渐进第58页
        5.3.3 加大创新,注重合作第58-59页
    5.4 顺应经济新常态,优化信贷结构第59页
    5.5 提高定价能力,完善定价体系第59-60页
        5.5.1 存款定价第60页
        5.5.2 贷款定价第60页
        5.5.3 中间业务定价第60页
    5.6 重视利率风险,增强管理能力第60-61页
        5.6.1 完善利率预测机制第60-61页
        5.6.2 健全利率风险管理部门第61页
        5.6.3 多种手段规避利率风险第61页
    5.7 积极引进人才,完善培养机制第61-62页
        5.7.1 积极培养引进人才第61-62页
        5.7.2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第62页
    5.8 本章小结第62-6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结论第64-65页
    6.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区域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沪港通开通前后中外股票市场波动性联动的研究--基于GC-MSV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