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出口退税管理的基本情况 | 第18-23页 |
2.1 出口退税和出口骗税的界定 | 第18-19页 |
2.1.1 出口退税的界定 | 第18页 |
2.1.2 出口骗税的界定 | 第18-19页 |
2.2 出口退税管理的政策依据 | 第19-20页 |
2.3 出口退税管理的基本做法 | 第20-23页 |
2.3.1 管理的实施环节 | 第20-21页 |
2.3.2 管理的手段 | 第21页 |
2.3.3 管理的信息系统 | 第21-23页 |
第3章 出口骗税现状和出口退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36页 |
3.1 天津A商贸公司骗税案 | 第23-25页 |
3.1.1 基本情况 | 第23页 |
3.1.2 案件来源及案头分析情况 | 第23-24页 |
3.1.3 发函外调及实地核实调查情况 | 第24页 |
3.1.4 案件处理结果 | 第24-25页 |
3.2 出口骗税的现状 | 第25-29页 |
3.2.1 出口骗税的主要特点 | 第25-27页 |
3.2.2 出口骗税的主要方式 | 第27-29页 |
3.3 出口退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3.3.1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严重 | 第29页 |
3.3.2 出口退税政策不易于操作 | 第29-30页 |
3.3.3 退税管理手段成效差 | 第30页 |
3.3.4 多环节存在监管漏洞 | 第30-31页 |
3.3.5 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偏低 | 第31页 |
3.4 出口退税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3.4.1 现行增值税制度缺陷 | 第31-33页 |
3.4.2 出口退税机制不完善 | 第33页 |
3.4.3 征退税管理存在脱节 | 第33-34页 |
3.4.4 各监管部门条块分割 | 第34-35页 |
3.4.5 出口退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 | 第35-36页 |
第4章 出口退税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36-41页 |
4.1 法国的出口退税政策 | 第36-37页 |
4.2 英国和希腊的出口退税政策 | 第37-38页 |
4.3 意大利的出口退税政策 | 第38页 |
4.4 瑞士的出口退税政策 | 第38-39页 |
4.5 韩国的出口退税政策 | 第39-40页 |
4.6 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40-41页 |
第5章 加强出口退税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41-50页 |
5.1 完善增值税税制设计 | 第41-43页 |
5.1.1 规范增值税优惠政策 | 第41页 |
5.1.2 规范增值税抵扣凭证 | 第41-42页 |
5.1.3 重点监控容易产生进项税沉淀的行业 | 第42页 |
5.1.4 简并增值税税率,去除征收率 | 第42-43页 |
5.2 改革出口退税机制 | 第43-44页 |
5.2.1 探索生产企业退税、外贸企业免税的新型退税机制 | 第43页 |
5.2.2 研究推广“市场采购”的管理模式 | 第43-44页 |
5.2.3 调整现行出口退税负担机制 | 第44页 |
5.3 强化出口退税管理手段 | 第44-46页 |
5.3.1 实现出口退税的征退一体化 | 第44-45页 |
5.3.2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 第45页 |
5.3.3 保证出口退税政策的稳定性 | 第45-46页 |
5.4 构建更高层次更有效的多部门防范机制 | 第46-47页 |
5.4.1 加强各部门协作 | 第46页 |
5.4.2 设立“出口退税预警监控系统” | 第46-47页 |
5.5 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 第47-50页 |
5.5.1 完善处理依据做到有法可依 | 第47-48页 |
5.5.2 打击虚开犯罪做到执法必严 | 第48页 |
5.5.3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主要学术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