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ZSM-35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ZSM-35 分子筛的结构第10-12页
    1.2 ZSM-35 分子筛的合成方法第12-14页
    1.3 ZSM-35 分子筛的晶化机理第14-16页
    1.4 ZSM-35 分子筛的酸性来源第16页
    1.5 ZSM-35 分子筛制备的影响因素第16-21页
        1.5.1 铝源和硅源的选择第17页
        1.5.2 模板剂第17-19页
        1.5.3 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第19-20页
        1.5.4 添加剂第20-21页
    1.6 ZSM-35 分子筛的稳定性第21-22页
    1.7 ZSM-35 分子筛的改性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4-29页
    2.1 实验原料第24页
    2.2 ZSM-35 分子筛的合成第24-25页
    2.3 分子筛的水热老化第25页
    2.4 分子筛的表征第25-29页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5-26页
        2.4.2 低温氮气吸脱附第26-27页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第27页
        2.4.4 NH_3吸脱附曲线测试(NH_3-TPD)第27-28页
        2.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第28页
        2.4.6 差热-热重分析(TG-DTA)第28-29页
第三章 合成条件对ZSM-35 分子筛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第29-41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对铝源的考察第29-30页
    3.3 以铝酸钠为铝源对合成条件的选择第30-40页
        3.3.1 投料顺序的影响第30-31页
        3.3.2 H_2O/Al_2O_3第31-32页
        3.3.3 SiO_2/Al_2O_3第32-33页
        3.3.4 EDA/Al_2O_3第33-34页
        3.3.5 碱度的影响第34-35页
        3.3.6 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的影响第35-38页
        3.3.7 F-的作用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模板剂对ZSM-35 分子筛合成的影响第41-56页
    4.1 引言第41-42页
    4.2 实验方法第42页
    4.3 THP和CHA对ZSM-35 分子筛合成条件的选择第42-48页
        4.3.1 以吡咯烷为模板剂第43-44页
        4.3.2 以环己胺为模板剂第44-45页
        4.3.3 单一模板剂晶化情况对比第45-48页
    4.4 混合模板剂对ZSM-35 分子筛的影响第48-50页
    4.5 晶种法合成ZSM-35 分子筛第50-54页
    4.6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ZSM-35 分子筛的稳定性及改性研究第56-68页
    5.1 引言第56-57页
    5.2 ZSM-35 分子筛水热稳定性评价第57-59页
    5.3 ZSM-35 分子筛的热稳定性评价第59-60页
    5.4 分子筛改性处理第60-67页
        5.4.1 离子交换第60-63页
        5.4.2 水热脱铝第63-65页
        5.4.3 氟硅酸铵改性第65-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斑蝥黄化学合成路线的优化
下一篇:多级孔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反应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