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铅论文

硫化物S同位素的LA-MC-ICPMS测试方法及其在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1.1 选题背景第12-27页
        1.1.1 研究意义第12-15页
        1.1.2 S同位素测试方法研究现状第15-23页
        1.1.3 地质应用现状第23-27页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7-28页
        1.2.1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7-28页
        1.2.2 地质应用研究方法第28页
    1.3 研究内容第28-29页
    1.4 完成工作量第29-30页
第二章 仪器及S同位素分析原理第30-48页
    2.1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简介第30-42页
        2.1.1 MC-ICPMS在同位素测试方面的优势第30-31页
        2.1.2 Nu Plasma 1700 MC-ICPMS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第31-36页
        2.1.3 Nu Plasma 1700 MC-ICPMS的分辨率(S同位素)第36-39页
        2.1.4 MC-ICPMS的质量歧视及校正第39-42页
    2.2 激光与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简介第42-48页
        2.2.1 纳秒和飞秒激光在地质领域的应用第43-44页
        2.2.2 本文中的激光剥蚀系统简介第44-45页
        2.2.3 LA-(MC)-ICPMS的原位S同位素分析简介第45-48页
第三章 原位S同位素分析方法第48-89页
    3.1 S同位素计算方法及标样简介第48-49页
    3.2 仪器设置第49-50页
    3.3 标样制备第50-58页
        3.3.1 内标溶液第50-51页
        3.3.2 固体内标第51-55页
        3.3.3 固体内标S同位素均一性检验第55-56页
        3.3.4 溶液进样的MC-ICPMS方法及标样定值第56-58页
    3.4 fsLA-MC-ICPMS的S同位素测定第58-68页
        3.4.1 气流匹配第59页
        3.4.2 激光能量密度对结果的影响第59-60页
        3.4.3 剥蚀斑径对结果的影响第60-62页
        3.4.4 基体效应第62-68页
    3.5 nsLA-MC-ICPMS的S同位素测定第68-73页
        3.5.1 气流匹配第68页
        3.5.2 激光能量密度对结果的影响第68-70页
        3.5.3 剥蚀斑径对结果的影响第70页
        3.5.4 基体效应第70-73页
    3.6 结果讨论第73-89页
        3.6.1 fsLA-MC-ICPMS的基体效应解释第73-75页
        3.6.2 nsLA-MC-ICPMS基体效应解释第75-79页
        3.6.3 基体效应的减小第79-85页
        3.6.4 飞秒激光与纳秒激光的S同位素测试对比第85-89页
第四章 地质应用第89-114页
    4.1 区域地质背景第89-92页
        4.1.1 秦岭造山带简介第89-90页
        4.1.2 凤县—太白矿集区地质简介第90-92页
    4.2 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地质特征第92-97页
        4.2.1 矿区地层第92-93页
        4.2.2 矿区岩浆岩第93页
        4.2.3 矿区构造第93-94页
        4.2.4 矿体特征第94页
        4.2.5 矿化蚀变特征第94-96页
        4.2.6 地球化学特征第96-97页
    4.3 原位S同位素分析第97-109页
        4.3.1 样品描述第97-98页
        4.3.2 测试方法第98-100页
        4.3.3 测试结果第100-107页
        4.3.4 结果讨论第107-109页
    4.4 矿床成因第109-114页
        4.4.1 硫的来源第110-112页
        4.4.2 金属来源第112-113页
        4.4.3 矿床成因第113-11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第114-117页
参考文献(Reference)第117-13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作者简介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或银催化烷烃和不饱和烃类的氧化自由基转化反应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命力的大型舰船总布置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