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致密油烃源岩及成藏动力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5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2.1 致密油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烃源岩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成藏动力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3 创新点 | 第13页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13-14页 |
1.5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烃源岩研究 | 第15-33页 |
2.1 烃源岩地质特征 | 第15-19页 |
2.1.1 烃源岩类型 | 第15页 |
2.1.2 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 | 第15-16页 |
2.1.3 烃源岩分布特征 | 第16-19页 |
2.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19-27页 |
2.2.1 有机质丰度 | 第19-24页 |
2.2.2 有机质类型 | 第24-25页 |
2.2.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25-27页 |
2.3 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 第27-30页 |
2.4 烃源岩生烃强度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古今地层压力特征 | 第33-40页 |
3.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 第33-34页 |
3.2 古压力的确定 | 第34-40页 |
3.2.1 流体包裹体类型 | 第34-37页 |
3.2.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特征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成藏动力研究 | 第40-58页 |
4.1 石油运移的动力 | 第40-55页 |
4.1.1 成藏动力判断 | 第40-44页 |
4.1.2 生烃增压的影响因素 | 第44-45页 |
4.1.3 生烃增压定量计算 | 第45-48页 |
4.1.4 干酪根转化率模拟 | 第48-52页 |
4.1.5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2页 |
4.1.6 剩余压力分布规律 | 第52-55页 |
4.2 石油初次运移的阻力 | 第55-57页 |
4.2.1 分子间吸着力 | 第55-56页 |
4.2.2 毛细管力 | 第56页 |
4.2.3 浮力 | 第56-57页 |
4.3 动力与阻力耦合关系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成藏动力对致密油成藏的影响 | 第58-64页 |
5.1 动力与成藏期的匹配关系 | 第58-59页 |
5.2 成藏动力与石油运移的关系 | 第59-64页 |
5.2.1 石油初次运移通道 | 第59-62页 |
5.2.2 石油运移方向 | 第62页 |
5.2.3 石油运移距离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