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成藏动力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成藏动力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异常压力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4页 |
1.5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天然气来源综合分析 | 第16-28页 |
2.1 区域地质概括 | 第16-17页 |
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反映天然气来源 | 第17-24页 |
2.2.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第17-18页 |
2.2.2 次生改造作用及其反映天然气来源 | 第18-24页 |
2.3 天然气来源综合分析 | 第24-28页 |
2.3.1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24-26页 |
2.3.2 天然气来源综合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天然气成藏要素研究 | 第28-44页 |
3.1 生储盖运要素研究 | 第28-38页 |
3.1.1 烃源岩 | 第28-31页 |
3.1.2 储集层(体) | 第31-33页 |
3.1.3 封盖层 | 第33-35页 |
3.1.4 输导体系 | 第35-38页 |
3.2 气藏特征及其类型 | 第38-44页 |
第四章 古压力恢复及其演化 | 第44-61页 |
4.1 天然气成藏期次与充注历史 | 第44-46页 |
4.2 成藏动力的判识 | 第46-48页 |
4.2.1 气水分布特征 | 第46-47页 |
4.2.2 成藏动力与阻力的判识 | 第47-48页 |
4.3 古流体压力的恢复 | 第48-52页 |
4.4 异常压力成因分析 | 第52-57页 |
4.5 古压力演化 | 第57-61页 |
第五章 天然气成藏模式 | 第61-66页 |
5.1 浮力驱动成藏模式 | 第61页 |
5.2 异常高压驱动成藏模式 | 第61-6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