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 | 第13-15页 |
(二)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研究 | 第15-17页 |
三、研究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一)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 | 第17页 |
(二) 社会工作项目 | 第17-18页 |
(三) 项目社工 | 第18页 |
四、研究总体设计 | 第18-20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二)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个案分析:武汉X区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运作机制 | 第20-26页 |
一、武汉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实践 | 第20-22页 |
(一) 武汉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实践 | 第20-22页 |
(二) 武汉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特征 | 第22页 |
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设立与背景 | 第22-23页 |
三、社工服务项目的招标与协议签订 | 第23-24页 |
四、社工服务项目的正式启动与实施 | 第24-25页 |
(一) X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组织架构 | 第24页 |
(二) 项目实施的计划与任务指标量 | 第24-25页 |
五、社工服务项目的评估验收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运作中社工主体及多元互动 | 第26-35页 |
一、项目运行过程中多元主体及其互动 | 第26-32页 |
(一) 社工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互动 | 第26-27页 |
(二) 社工与服务对象的互动 | 第27-28页 |
(三) 社工与同工之间的互动联系 | 第28-29页 |
(四) 社工与社区物业管理部门的互动 | 第29-30页 |
(五) 社工与社会工作机构的互动 | 第30-32页 |
(六) 社工与项目评估 | 第32页 |
二、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的原因 | 第32-35页 |
(一) 宏观政策、制度与政府角色 | 第33页 |
(二) 街区行为 | 第33-34页 |
(三) 社会工作机构 | 第34页 |
(四) 社工专业人员与人才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规制与竞合: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制度改进 | 第35-40页 |
一、完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体制机制 | 第35-36页 |
(一) 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程序的规范化 | 第35页 |
(二) 建立合理的项目监督与评估机制 | 第35-36页 |
(三) 加大宣传力度,为社工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36页 |
(四) 提高、规范购买标准,留住人才、壮大社会工作人员队伍 | 第36页 |
二、增强社工组织机构的承载力与创新力 | 第36-38页 |
(一)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对话,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 | 第36-37页 |
(二) 设置科学、合理的项目任务计划 | 第37页 |
(三) 加强对项目社工督导,支持项目社工团建 | 第37页 |
(四) 扩宽经费来源,提高机构承载力 | 第37-38页 |
三、推动多元主体的参与、竞争与合作 | 第38-39页 |
(一) 社区居委会的参与、合作 | 第38页 |
(二) 社区其他主体的参与、合作 | 第38页 |
(三) 促进社会工作组织机构间的竞争 | 第38-39页 |
四、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第39-40页 |
(一) 发挥专业优势,创造有利的项目实施环境 | 第39页 |
(二) 总结实务经验,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结语:多元竞争、合作共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