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上市公司研发风险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2.1 信息披露研究第12-15页
        1.2.2 研发信息披露研究第15-17页
        1.2.3 研发风险信息研究第17-18页
        1.2.4 小结第18-19页
    1.3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9-21页
        1.3.1 研究目的第19页
        1.3.2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9-21页
第2章 研发风险信息披露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第21-27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3页
        2.1.1 研发风险第21-23页
        2.1.2 信息披露第23页
        2.1.3 研发风险信息披露第23页
    2.2 研发风险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第23-27页
        2.2.1 信号传递理论第24页
        2.2.2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第24-25页
        2.2.3 决策有用观理论第25页
        2.2.4 管制经济学第25-26页
        2.2.5 羊群效应第26-27页
第3章 研发风险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与现状分析第27-36页
    3.1 研发风险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第27-29页
        3.1.1 国际相关制度规定第27-28页
        3.1.2 我国相关制度规定第28页
        3.1.3 小结第28-29页
    3.2 我国上市公司研发风险信息披露现状分析第29-34页
        3.2.1 研发投入现状第29-31页
        3.2.2 上市公司研发风险信息披露现状第31-34页
    3.3 我国上市公司研发风险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第34-36页
        3.3.1 披露途径单一第34页
        3.3.2 披露内容死板第34-35页
        3.3.3 披露存在偏好第35页
        3.3.4 披露与商业机密保护不协调第35-36页
第4章 重啤“疫苗门”事件分析第36-41页
    4.1 事件回顾第36页
    4.2 重啤研发风险信息披露分析第36-37页
    4.3 暴露出的问题第37-41页
        4.3.1 上市公司研发信息披露严重不足第37-39页
        4.3.2 机构投资者无视风险而盲目跟风第39页
        4.3.3 证券分析师夸大前景而推波助澜第39-41页
第5章 提高研发风险信息披露水平的措施与建议第41-44页
    5.1 建立持续完整而差异化的研发风险信息披露体系第41-42页
        5.1.1 持续动态披露第41页
        5.1.2 完整详细披露第41-42页
        5.1.3 差异化披露第42页
    5.2 营造激励研发风险信息披露的外部环境第42-44页
        5.2.1 监管部门事后惩罚第42-43页
        5.2.2 投资者避免盲从第43页
        5.2.3 中介机构理性推荐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BL鞋类服饰连锁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现金股利、自由现金流对A股制造业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