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食品安全公共警告法治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一、绪论第7-11页
    (一) 研究缘起第7-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9页
    (三) 研究思路第9-10页
    (四) 研究方法第10-11页
二、公共警告概述第11-19页
    (一) 公共警告概念界定第11-12页
        1、公共警告与风险公告的比较第11页
        2、公共警告与消费警示的比较第11-12页
        3、公共警告的类型第12页
    (二) 公共警告产生的社会背景第12-16页
        1、风险社会的到来第13-14页
        2、信息时代的公众诉求第14-15页
        3、行政职能的转变第15-16页
    (三) 公共警告的性质定位第16-19页
        1、是否为具体行政行为第16-17页
        2、是否为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第17-18页
        3、是否为行政指导第18-19页
三、食品安全公共警告法治化必要性分析第19-24页
    (一) 理论基础第19-21页
        1、生存照顾论第19页
        2、公共服务论第19-20页
        3、知情权论第20-21页
    (二) 必要性分析第21-24页
        1、规范行政机关权力,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的需要第21-22页
        2、保护私人合法的利益的需要第22页
        3、保护公共利益的需要第22-24页
四、食品安全公共警告实证分析第24-29页
    (一) 规范考察第24-25页
    (二) 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9页
        1、发布主体混乱第25-26页
        2、缺乏程序规制第26-27页
        3、传播主体问题第27-28页
        4、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与救济机制第28-29页
五、食品安全公共警告的法治化建议第29-37页
    (一) 实体上的控制第29-32页
        1、食品安全行政公共警告的基本原则第29-31页
        2、明确食品安全公共警告实体要件的法定化第31-32页
    (二) 程序上的控制第32-34页
        1、对公共警告内容进行检测评估第32-33页
        2、引入前置性沟通程序第33页
        3、规范食品安全行政公共警告的发布程序第33-34页
    (三) 法律救济第34-37页
        1、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发挥行政救济功能第34页
        2、赋予相对人结果清除请求权或恢复原状请求权第34-35页
        3、将食品安全公共警告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第35-36页
        4、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法视域下省市级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