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光伏离网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光伏离网发电国内外进展 | 第12-14页 |
1.3 UPS逆变电源并联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1.3.1 UPS逆变器技术进展 | 第15-16页 |
1.3.2 UPS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进展 | 第16-20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20-22页 |
第二章 UPS光伏离网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 | 第22-43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UPS光伏离网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 第22-23页 |
2.3 光伏离网发电系统设计 | 第23-27页 |
2.3.1 Buck电路降压技术 | 第23-25页 |
2.3.2 同步Buck电路设计 | 第25-27页 |
2.4 双向逆变器并联系统设计 | 第27-39页 |
2.4.1 双向全桥直流变换器设计 | 第28-34页 |
2.4.2 双向DC-AC变换器设计 | 第34-39页 |
2.5 UPS光伏离网逆变器采样与辅助电路设计 | 第39-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逆变器并联控制核心算法研究 | 第43-60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控制模型分析与算法 | 第43-46页 |
3.2.1 输出功率与相位差和幅值差关系 | 第44-45页 |
3.2.2 基于DSP功率计算方法实现 | 第45-46页 |
3.3 逆变器并联环流抑制方法 | 第46-56页 |
3.3.1 环流的计算 | 第47-48页 |
3.3.2 耦合电感抑制环流 | 第48页 |
3.3.3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方案 | 第48-53页 |
3.3.4 基于虚拟阻抗的环流抑制 | 第53-56页 |
3.4 基于改进PQ下垂法均流控制算法 | 第56-59页 |
3.4.1 PQ下垂方法改进 | 第56-58页 |
3.4.2 并联模块PQ下垂系数确定 | 第58-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UPS光伏离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实现 | 第60-78页 |
4.1 引言 | 第60页 |
4.2 UPS光伏离网发电系统控制技术 | 第60-63页 |
4.2.1 基于MPPT充电控制方案 | 第60-62页 |
4.2.2 基于MPPT同步Buck电路仿真 | 第62-63页 |
4.3 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技术 | 第63-67页 |
4.3.1 基于改进PQ下垂法并联控制方案 | 第63-66页 |
4.3.2 并联控制系统仿真 | 第66-67页 |
4.4 UPS光伏离网逆变器软件设计 | 第67-76页 |
4.4.1 光伏离网发电系统软件设计 | 第68-71页 |
4.4.2 逆变器并联系统软件设计 | 第71-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78-91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实验软硬件平台 | 第78-81页 |
5.3 光伏离网发电系统测试 | 第81-83页 |
5.3.1 同步Buck电路测试 | 第81页 |
5.3.2 MPPT测试 | 第81-83页 |
5.4 并联控制系统测试 | 第83-90页 |
5.4.1 UPS功能模块测试 | 第83-87页 |
5.4.2 并联运行测试 | 第87-89页 |
5.4.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89-9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附件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