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墨西哥鼠尾草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新化合物) | 第8-11页 |
红根草中分离到的化合物(*新化合物) | 第11-17页 |
第一章 鼠尾草属植物中松香烷型和克罗烷型二萜的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1.1 引言 | 第17-19页 |
1.2 2012-2015年间发现的新化合物 | 第19-23页 |
1.2.1 松香烷型二萜及其生物活性 | 第19-21页 |
1.2.2 克罗烷型二萜及其生物活性 | 第21-23页 |
1.3 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墨西哥鼠尾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25-67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5-26页 |
2.2.2 植物来源 | 第26页 |
2.2.3 提取与分离 | 第26-27页 |
2.2.4 细胞毒活性筛选 | 第27-28页 |
2.3 分离和鉴定 | 第28-32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2-58页 |
2.4.1 化合物1和2的结构鉴定 | 第32-35页 |
2.4.2 化合物3的结构鉴定 | 第35-37页 |
2.4.3 化合物4的结构鉴定 | 第37-39页 |
2.4.4 化合物5的结构鉴定 | 第39-40页 |
2.4.5 化合物6的结构鉴定 | 第40页 |
2.4.6 化合物7和8的结构鉴定 | 第40-45页 |
2.4.7 化合物9的结构鉴定 | 第45-46页 |
2.4.8 化合物10的结构鉴定 | 第46-48页 |
2.4.9 化合物1和12的结构鉴定 | 第48-50页 |
2.4.10 化合物13和14的结构鉴定 | 第50-52页 |
2.4.11 化合物15的结构鉴定 | 第52-53页 |
2.4.12 化合物16的结构鉴定 | 第53-55页 |
2.4.13 化合物17的结构鉴定 | 第55-56页 |
2.4.14 化合物18的结构鉴定 | 第56-58页 |
2.5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58-66页 |
2.6 生物活性筛选结果 | 第66-67页 |
第三章 红根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67-89页 |
3.1 引言 | 第6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7-70页 |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67-68页 |
3.2.2 植物来源 | 第68页 |
3.2.3 提取和分离 | 第68-69页 |
3.2.4 细胞毒活性筛选 | 第69-70页 |
3.3 分离和鉴定 | 第70-73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73-79页 |
3.4.1 (+)-salviaprione (1a) and (-)-salviaprione (1b)的结构鉴定 | 第73-77页 |
3.4.2 Saviaprione B(2)的结构鉴定 | 第77-79页 |
3.5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79-86页 |
3.6 生物活性筛选结果 | 第86-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附录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97页 |
附录Ⅱ 新化合物Saviaprione的原始图谱 | 第97-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