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8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三、本文的理论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一)论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二)待解决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 第19页 |
四、写作路线与方法 | 第19-20页 |
注释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文学与记忆:一个现象学的阐释 | 第21-37页 |
一、文化记忆与文学记忆 | 第21-25页 |
二、童年记忆与童年的文学记忆 | 第25-28页 |
三、现象学散文 | 第28-34页 |
(一)记忆的意向性 | 第28-29页 |
(二)现象学散文的特征 | 第29-34页 |
注释 | 第34-37页 |
第三章 托尔斯泰童年记忆中现象学叙事的创新 | 第37-51页 |
一、《童年》小说的创作历史 | 第37-38页 |
二、小说《童年》中主人公——孩子意识的形成 | 第38-42页 |
三、田园般诗意与代际间历史记忆的融合 | 第42-45页 |
四、关于《童年》的批评与评价 | 第45-49页 |
注释 | 第49-51页 |
第四章 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中的童年记忆 | 第51-79页 |
一、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柳威尔斯的童年》 | 第52-63页 |
(一)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中篇小说《柳威尔斯的童年》的历史 | 第53-54页 |
(二)《柳威尔斯的童年》的诗性散文特点 | 第54-59页 |
(三)关于《柳威尔斯的童年》的批评与文学研究 | 第59-63页 |
二、安德烈·别雷的《柯吉克·列达耶夫》 | 第63-75页 |
(一)安德烈·别雷中篇小说《柯吉克·列达耶夫》的创作历程 | 第64-65页 |
(二)《柯吉克·列达耶夫》中童年记忆的书写 | 第65-69页 |
(三)关于《柯吉克·列达耶夫》的批评及文学研究 | 第69-75页 |
注释 | 第75-79页 |
第五章 俄罗斯侨民作家作品中的儿童记忆 | 第79-108页 |
一、伊万·蒲宁小说的现象学分析 | 第79-90页 |
(一)《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的现象学研究之管窥 | 第79-83页 |
(二)《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童年回忆的双重结构 | 第83-90页 |
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自传体作品中的时间意识 | 第90-106页 |
(一)关于纳博科夫自传体作品主题的研究 | 第90-93页 |
(二)《彼岸》中主人公孩子意识的形成 | 第93-100页 |
(三)《彼岸》与《说吧,记忆》中临界主题的比较分析 | 第100-106页 |
注释 | 第106-108页 |
结论 | 第108-110页 |
注释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122-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