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在大气中的传播损耗及对5G通信的影响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4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9页 |
1.2 研究历史及概况 | 第19-22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毫米波在大气气体中的衰减分析 | 第25-39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水平路径的衰减 | 第25-33页 |
2.2.1 简单近似法 | 第25-29页 |
2.2.2 逐线累加法 | 第29-33页 |
2.3 天顶衰减 | 第33-35页 |
2.4 倾斜路径衰减 | 第35-37页 |
2.4.1 仰角 0°~ 5° | 第35-36页 |
2.4.2 仰角 5°~ 90° | 第36-37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毫米波在云雾和雨中的衰减分析 | 第39-53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云雾衰减 | 第39-43页 |
3.2.1 比衰减系数 | 第39-40页 |
3.2.2 辐射雾和平流雾 | 第40-41页 |
3.2.3 特征衰减 | 第41-42页 |
3.2.4 云的衰减量预测 | 第42-43页 |
3.3 降雨衰减 | 第43-50页 |
3.3.1 特征衰减 | 第43-46页 |
3.3.2 倾斜路径衰减及降雨衰减量的预测 | 第46-50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50-53页 |
第四章 毫米波的闪烁衰减 | 第53-61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闪烁模型 | 第53-58页 |
4.2.1 模型介绍 | 第53-56页 |
4.2.2 模型对比及对ITU模型的补充 | 第56-58页 |
4.3 闪烁衰减量预测 | 第58-59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5G通信中毫米波的传播损耗 | 第61-81页 |
5.1 引言 | 第61页 |
5.2 复合衰减的计算 | 第61-64页 |
5.3 传播路径损耗模型 | 第64-72页 |
5.3.1 视距概率 | 第64-65页 |
5.3.2 传统传播损耗模型 | 第65-66页 |
5.3.3 5G通信路径损耗模型 | 第66-72页 |
5.4 考虑复合衰减情况下的路径损耗 | 第72-74页 |
5.5 调制对毫米波通信系统的影响 | 第74-77页 |
5.5.1 调制的介绍 | 第74页 |
5.5.2 调制的主要功能 | 第74-75页 |
5.5.3 调制的原则 | 第75页 |
5.5.4 数字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75-76页 |
5.5.5 调制的分类 | 第76-77页 |
5.6 5G通信的容量和误码率的计算 | 第77-80页 |
5.6.1 容量 | 第77-78页 |
5.6.2 误码率 | 第78-80页 |
5.7 本章总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结论 | 第81-82页 |
6.2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