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论文

多取向像素式纳米光栅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偏振成像器件研究现状第11-21页
        1.2.1 亚波长金属光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2 多取向像素式纳米光栅的研究现状第17-21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多取向像素式纳米光栅的理论基础第23-31页
    2.1 光的偏振第23页
    2.2 光波偏振态的描述:Jones 矢量和 Stokes 参数第23-26页
    2.3 亚波长金属光栅工作原理第26页
    2.4 等效介质理论第26-28页
    2.5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第28-31页
第三章 多取向像素式纳米光栅的理论与设计的理论与设计第31-40页
    3.1 引言第31-32页
    3.2 光栅基底材料的选择第32页
    3.3 硅基红外波段(3-5μm)亚波长双层金属光栅结构第32-33页
    3.4 亚波长双层金属光栅结构的参数优化第33-37页
        3.4.1 亚波长双层金属光栅结构中过渡层厚度(H_3)的优化第34页
        3.4.2 亚波长双层金属光栅结构中介质光栅厚度(H_2)的优化第34-35页
        3.4.3 亚波长双层金属光栅结构中金属光栅高度(H_1)的优化第35-36页
        3.4.4 亚波长双层金属光栅结构中占空比DC的优化第36-37页
    3.5 亚波长双层金属光栅典型的优化结果第37页
    3.6 亚波长双层金属光栅与传统金属光栅结构的性能比较第37-39页
    3.7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多取向像素式纳米光栅的制备及性能测量第40-58页
    4.1 实验流程基本介绍第40-48页
    4.2 实验样品制备情况第48-52页
        4.2.1 EBL在表面氧化硅片上制作多取向像素式阵列型光栅掩膜电镜测试第48-50页
        4.2.2 RIE刻蚀制在表面氧化的硅片上制作多取向像素式阵列型光栅电镜测试第50-51页
        4.2.3 金属化后多取向像素式阵列光栅的电镜测试第51-52页
    4.3 双层金属纳米光栅性能测试第52-55页
    4.4 双层金属纳米光栅保护层的设计第55-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多取向像素式纳米光栅纳米压印模板的制备第58-67页
    5.1 引言第58-59页
    5.2 纳米压印模板制备流程介绍第59-61页
    5.3 纳米压印模板制备情况第61-63页
    5.4 纳米压印工艺流程介绍第63-65页
    5.5 实验样品制备情况第65-66页
    5.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70页
    6.1 总结第67-68页
    6.2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拓扑绝缘体特异介质电磁输运研究
下一篇:毫米波在大气中的传播损耗及对5G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