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停车场容量限制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停车费率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停车场费率制定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停车换乘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停车换乘系统概述 | 第15-21页 |
2.1 停车换乘系统概念 | 第15页 |
2.2 停车换乘系统和停车收费的分类 | 第15-17页 |
2.2.1 停车换乘系统的分类 | 第15-16页 |
2.2.2 停车收费形式的分类 | 第16-17页 |
2.3 停车换乘收费的趋势 | 第17-19页 |
2.3.1 停车换乘收费的作用 | 第17-18页 |
2.3.2 国内外实施经验 | 第18-19页 |
2.4 停车换乘的意义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停车容量限制条件下出行者成本分析 | 第21-29页 |
3.1 出行方式分析 | 第21页 |
3.2 出行时间价值分析 | 第21页 |
3.3 出行时间价值理论 | 第21-23页 |
3.4 时间价值计算方式 | 第23-24页 |
3.5 个人出行成本分析 | 第24-28页 |
3.5.1 停车换乘个人出行成本分析 | 第24-25页 |
3.5.2 不换乘个人出行的成本 | 第25-27页 |
3.5.3 两种出行方式的比较 | 第27-2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停车费率的确定 | 第29-39页 |
4.1 停车费率制定形式 | 第29-30页 |
4.2 我国停车收费问题分析 | 第30页 |
4.3 公私合作模式的介绍 | 第30-33页 |
4.3.1 公私合作模式的特征 | 第31-32页 |
4.3.2 公私合作模式优点 | 第32-33页 |
4.4 停车收费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4.5 政府—停车场经营者之间的博弈模型 | 第34-37页 |
4.5.1 参与者 | 第34页 |
4.5.2 博弈顺序 | 第34页 |
4.5.3 决策集与收益 | 第34-35页 |
4.5.4 模型求解 | 第35-3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第39-42页 |
5.1 个人出行成本计算 | 第39-40页 |
5.2 算例求解 | 第40页 |
5.3 结论分析 | 第40-4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42-45页 |
6.1 政策建议 | 第42-44页 |
6.1.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第42页 |
6.1.2 主要研究特色 | 第42-43页 |
6.1.3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3-44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在读研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