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TiO2/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可见光下对Cr(Ⅵ)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5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TiO_2的结构和催化机理第14-16页
    1.3 TiO_2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6-18页
        1.3.1 水热法第16-17页
        1.3.2 溶剂热法第17页
        1.3.3 溶胶凝胶法第17-18页
        1.3.4 化学沉淀法第18页
        1.3.5 化学气相沉积法第18页
    1.4 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的方法第18-20页
        1.4.1 金属离子掺杂第19页
        1.4.2 非金属元素的掺杂第19-20页
        1.4.3 半导体复合第20页
    1.5 二氧化钛-石墨烯材料第20-23页
        1.5.1 石墨烯简介第20-21页
        1.5.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第21-23页
    1.6 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3页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二氧化钛样品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第25-32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27页
        2.2.1 实验设备与原料第25-26页
        2.2.2 样品制备第26页
        2.2.3 测试与表征第26页
        2.2.4 光催化活性测试第26-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1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第27-28页
        2.3.2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第28-29页
        2.3.3 反应时间对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29-30页
        2.3.4 TiO_2纳米球的循环稳定性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表征第32-44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35页
        3.2.1 实验设备和试剂第32-33页
        3.2.2 样品制备第33-34页
        3.2.3 测试与表征第34页
        3.2.4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34-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43页
        3.3.1 X射线衍射分析第35-36页
        3.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36页
        3.3.3 傅里叶红外测试分析第36-37页
        3.3.4 氮气吸附-脱附分析第37-38页
        3.3.5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分析第38-39页
        3.3.6 分子荧光光谱分析第39-40页
        3.3.7 光电流响应分析第40-41页
        3.3.8 光催化性能分析第41-42页
        3.3.9 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6页
附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香豆素、芘和蒽为发色团的有机荧光分子的合成及其识别性能研究
下一篇:过渡金属硒化物的合成、改性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