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香豆素、芘和蒽为发色团的有机荧光分子的合成及其识别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1页
    1.1 引言第15页
    1.2 有机荧光分子结构对荧光的影响第15-17页
    1.3 有机荧光分子化学传感器及其构成第17-28页
        1.3.1 常用荧光团的选择第17-28页
            1.3.1.1 香豆素类荧光团第18-20页
            1.3.1.2 蒽、芘类荧光团第20-22页
            1.3.1.3 氟硼类荧光团第22-24页
            1.3.1.4 荧光素和罗丹明类荧光团第24-25页
            1.3.1.5 花菁素类荧光团第25-26页
            1.3.1.6 萘酰亚胺类荧光团第26-28页
    1.4 有机荧光分子在离子识别中的应用第28-34页
        1.4.1 有机荧光分子对阳离子的识别第28-32页
            1.4.1.1 对铜离子的识别第28-29页
            1.4.1.2 对汞离子的识别第29-30页
            1.4.1.3 对锌离子的识别第30-31页
            1.4.1.4 对铁离子的识别第31-32页
        1.4.2 有机荧光分子对阴离子的识别第32-34页
            1.4.2.1 对氰根离子的识别第32页
            1.4.2.2 对次氯酸根离子的识别第32-33页
            1.4.2.3 对硫氢根离子的识别第33页
            1.4.2.4 对过氧亚硝酸根离子的识别第33-34页
    1.5 本论文选题背景和设计思路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第二章 基于香豆素为发色团的对铜离子和氰根离子顺序识别的有机荧光分子合成与性能研究第41-56页
    2.1 引言第41-42页
    2.2 实验部分第42-44页
        2.2.1 合成路线的设计第42页
        2.2.2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42-43页
        2.2.3 主要仪器第43页
        2.2.4 合成步骤及表征第43-44页
            2.2.4.1 化合物(2)的合成第43页
            2.2.4.2 化合物(3)的合成第43-44页
            2.2.4.3 化合物(4)的合成第44页
            2.2.4.4 化合物(1)的合成第4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4-52页
        2.3.1 溶液的配置与准备第44-45页
        2.3.2 传感器1对Cu2+的选择性分析第45-46页
        2.3.3 传感器1对Cu2+的荧光滴定图谱分析第46-48页
        2.3.4 传感器1的干扰实验研究第48页
        2.3.5 传感器1与铜离子的混合溶液对CN-的选择性分析第48-49页
        2.3.6 传感器1与铜离子的混合溶液对CN-的荧光滴定图谱分析第49-51页
        2.3.7 传感器1与铜离子的混合溶液对CN-的干扰分析第51页
        2.3.8 传感器1与铜的配合物对CN-的识别机理第51-52页
    2.4 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第三章 基于芘为荧光发色团的以DPA为识别基团的荧光分子的合成及其识别性能的研究第56-66页
    3.1 引言第56页
    3.2 实验部分第56-59页
        3.2.1 合成步骤第56-57页
        3.2.2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57页
        3.2.3 主要仪器第57页
        3.2.4 合成步骤及表征第57-59页
            3.2.4.1 化合物 1-硝基芘(4)的合成第57-58页
            3.2.4.2 化合物 1-氨基芘(3)的合成第58页
            3.2.4.3 化合物(2)的合成第58页
            3.2.4.4 化合物(1)的合成第58-5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9-63页
        3.3.1 溶液的配置和准备第59页
        3.3.2 传感器2的选择性分析第59-60页
        3.3.3 传感器2的荧光滴定图谱分析第60-62页
        3.3.4 传感器2对锌离子的干扰实验研究第62页
        3.3.5 传感器2的识别机理分析第62-63页
    3.4 小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第四章 一种基于肟的对次氯酸根离子的高效比色和荧光的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和性质研究第66-77页
    4.1 引言第66页
    4.2 实验部分第66-68页
        4.2.1 合成步骤第66页
        4.2.2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66-67页
        4.2.3 主要仪器第67页
        4.2.4 合成步骤及表征第67-68页
            4.2.4.1 化合物(3)的合成第67-6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8-74页
        4.3.1 溶液的配制和准备第68页
        4.3.2 传感器3的选择性分析第68-69页
        4.3.3 传感器3的滴定图谱分析第69-71页
        4.3.4 传感器3的响应时间分析第71页
        4.3.5 传感器3的干扰实验研究第71-72页
        4.3.6 传感器3的响应响应机理分析第72-74页
    4.4 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结论第77-78页
附录第78-85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申请的专利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氟超支化聚酰亚胺及聚酰亚胺/纳米金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TiO2/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可见光下对Cr(Ⅵ)光催化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