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地学论文--环境地球化学论文

陕西旬阳汞矿区“新沉降”汞在稻田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地球化学特征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第10-14页
        1.1.1 汞的物理化学性质第10-11页
        1.1.2 汞的毒性危害第11页
        1.1.3 环境介质中的汞第11-14页
    1.2“新沉降”汞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1“新沉降”汞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第14-15页
        1.2.2“新沉降”汞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第15页
    1.3 选题依据第15-18页
        1.3.1 陕西旬阳汞矿区汞污染现状第15-16页
        1.3.2 食用稻米是汞矿区居民甲基汞暴露的最主要途径第16页
        1.3.3 国内外尚未有“新沉降”汞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第16-18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8-29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8页
    2.2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第18-22页
        2.2.1 试验点设置第18-19页
        2.2.2 实验设计第19-21页
        2.2.3 样品采集第21-22页
        2.2.4 样品处理第22页
    2.3 样品分析方法第22-25页
        2.3.1 大气汞测定第22页
        2.3.2 大气降水中不同形态汞分析第22-23页
        2.3.3 土壤THg和MeHg测定方法第23-24页
        2.3.4 稻米THg和MeHg测定方法第24页
        2.3.5 土壤汞形态分析第24-25页
        2.3.6 土壤pH测定第25页
        2.3.7 土壤有机质测定第25页
    2.4 数据质量控制第25-27页
        2.4.1 标准曲线第25-26页
        2.4.2 空白实验第26页
        2.4.3 平行样品测定第26页
        2.4.4 标准物质测定第26-27页
    2.5 大气汞沉降速率及沉降量估算方法第27-28页
    2.6 数据处理第28-29页
第三章 旬阳汞矿区大气汞的分布特征第29-33页
    3.1 旬阳汞矿区大气汞的含量分布特征第29-30页
    3.2 不同时间段各试验点大气汞含量的变化第30-32页
    3.3 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旬阳汞矿区大气降水中汞形态分布特征第33-42页
    4.1 旬阳汞矿区大气降水中汞形态的年平均变化特征第33-34页
    4.2 旬阳汞矿区大气降水中汞形态的季、月变化特征第34-36页
    4.3 不同形态汞与大气汞的关系第36-37页
    4.4 大气降水中汞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第37-41页
    4.5 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旬阳汞矿区田间试验稻田土壤-作物系统中汞的分布特征第42-52页
    5.1 不同距离试验土壤中THg和MeHg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第42-44页
    5.2 不同距离试验点种植水稻籽粒中汞含量的变化特征第44-46页
    5.3 试验土壤中不同形态汞含量的变化特征第46-50页
        5.3.1 溶解态(F1)第46页
        5.3.2 模拟胃酸提取态(F2)第46页
        5.3.3 有机结合态(F3)和(F4)第46-47页
        5.3.4 强络合态(F5)第47页
        5.3.5 硫化物态(F6)第47-48页
        5.3.6 残渣态(F7)第48-50页
    5.4 TGM与土壤中不同形态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0页
    5.5 小结第50-52页
第6章 旬阳汞矿区大气汞沉降速率及沉降量估算第52-55页
    6.1 旬阳汞矿区大气汞的沉降速率估算第52-53页
    6.2 旬阳汞矿区大气汞的沉降量估算第53-54页
    6.3 小结第54-5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7.1 主要结论第55页
    7.2 特色与创新第55-56页
    7.3 问题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7页
致谢第67-69页
硕士期间论发表情况及参与科研项目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黄壤重金属赋存形态与猕猴桃品质的关系
下一篇: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