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轧制论文--有色金属轧制论文

铝合金板粗轧头尾及边部形状控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2.1 铝合金热轧研究概况第14-15页
        1.2.2 钢板粗轧头尾双鼓变形缺陷研究概况第15-16页
        1.2.3 板坯平面形状控制技术第16-19页
        1.2.4 机器视觉技术概况第19-21页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铝合金材料性能参数第23-37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铝合金材料流变应力第23-27页
        2.2.1 Gleeble热模拟机第23-24页
        2.2.2 铝合金Gleeble热压缩试验第24-27页
    2.3 铝合金材料热物性参数第27-31页
    2.4 换热边界参数确定第31-36页
        2.4.1 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概念第31页
        2.4.2 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组成第31-32页
        2.4.3 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测算方法第32-33页
        2.4.4 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试验及求解第33-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铝合金粗轧头尾变形预测第37-49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铝合金头尾切除量研究模型的建立第37-40页
    3.3 铝合金厚板粗轧头尾切除量的预测模型研究第40-43页
        3.3.1 轧件轧制过程中的双鼓形缺陷原因分析第40页
        3.3.2 板坯厚度对头尾变形的影响第40-42页
        3.3.3 单道次压下量对头尾变形的影响第42-43页
    3.4 铝合金粗轧头尾变端面连续可逆轧制模拟及预测模型研究第43-46页
        3.4.1 铝合金变端面连续可逆轧制模拟研究第44-46页
        3.4.2 铝合金变端面头尾预测模型研究第46页
    3.5 铝合金热轧头尾预测模型修正与生产现场轧制效果对比第46-48页
        3.5.1 铝合金普通端面板坯粗轧预测模型验证第46-47页
        3.5.2 预测模型与生产现场效果对比第47-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铝合金粗轧边部变形研究第49-61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无立辊轧制粗轧可逆轧制边部变形分析第49-54页
        4.2.1 无立辊轧制的粗轧可逆轧制全流程模拟第49-52页
        4.2.2 侧边鼓形深度预测及工艺参数影响分析第52-54页
    4.3 立辊压下量对立辊轧制和后续平辊轧制中轧件变形的影响第54-57页
    4.4 粗轧可逆轧制加立辊轧制边部变形分析第57-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基于机器视觉的板坯形状检测系统软件开发第61-74页
    5.1 引言第61页
    5.2 NI LabVIEW & NI Vision软件简介第61-63页
    5.3 板坯头尾及边部形状检测系统软件设计第63-72页
        5.3.1 检测系统软件的设计思想及工作流程第63-64页
        5.3.2 检测系统软件交互界面及功能实现第64-67页
        5.3.3 三维模拟模型图像检测第67-69页
        5.3.4 实际生产采集图像检测第69-72页
    5.4 检测系统软件问题分析第72-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螺旋焊管精焊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下一篇:热轧带钢宽度控制及其优化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