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内涵 | 第19-26页 |
2.1 依法治国的涵义 | 第19-20页 |
2.2 依法执政涵义 | 第20-22页 |
2.2.1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涵义 | 第20-21页 |
2.2.2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特性 | 第21-22页 |
2.3 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之间的关系 | 第22-26页 |
2.3.1 科学执政 | 第22-23页 |
2.3.2 民主执政 | 第23-24页 |
2.3.3 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之间的关系 | 第24-26页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26-30页 |
3.1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 第26-27页 |
3.1.1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 第26页 |
3.1.2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实现途径 | 第26-27页 |
3.1.3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总结和创新 | 第27页 |
3.2 依法执政是党的执政理论与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 | 第27-28页 |
3.3 依法执政是党对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 | 第28页 |
3.4 依法执政是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 第28-29页 |
3.5 依法执政是党的廉政建设的手段 | 第29-30页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现状 | 第30-43页 |
4.1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历史演变 | 第30-32页 |
4.1.1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阶段 | 第30-31页 |
4.1.2 建国初期曲折探索阶段 | 第31页 |
4.1.3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八大的阶段 | 第31-32页 |
4.1.4 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阶段 | 第32页 |
4.2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取得的成就 | 第32-35页 |
4.2.1 加快了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 | 第32-33页 |
4.2.2 加快了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 第33页 |
4.2.3 加强了执政党队伍的建设 | 第33-34页 |
4.2.4 加强了党的廉政建设 | 第34页 |
4.2.5 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第34-35页 |
4.3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4.3.1 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36-37页 |
4.3.2 依法执政在执行中的缺失 | 第37-38页 |
4.3.3 依法执政观念相对薄弱 | 第38页 |
4.3.4 党的领导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 第38-39页 |
4.4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面临的挑战 | 第39-43页 |
4.4.1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面临的国际挑战 | 第39-40页 |
4.4.2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面临的国内挑战 | 第40-43页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路径选择 | 第43-55页 |
5.1 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执政的前提 | 第43-45页 |
5.1.1 坚持党在思想和理论上的领导 | 第43页 |
5.1.2 坚持党在道路的领导 | 第43-44页 |
5.1.3 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 第44-45页 |
5.2 进一步健全法制体系 | 第45-48页 |
5.2.1 依法执政的首要坚持依宪执政 | 第45-46页 |
5.2.2 要建立健全法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 | 第46-47页 |
5.2.3 要建立健全党内法 | 第47-48页 |
5.3 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 | 第48-50页 |
5.3.1 理顺党的领导与执政的关系 | 第49页 |
5.3.2 理顺党与法的关系 | 第49-50页 |
5.3.3 建立和谐的党政关系 | 第50页 |
5.4 进一步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 第50-52页 |
5.4.1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 第50-51页 |
5.4.2 注重培育法律理念、法治思维及信仰 | 第51-52页 |
5.4.3 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和“守法” | 第52页 |
5.5 进一步以信息化助推依法执政 | 第52-55页 |
5.5.1 信息化衍生的思维方式方法助推党的依法执政 | 第53页 |
5.5.2 规避在信息化时代所衍生的风险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