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公司的涉税风险管理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案例选择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11-12页 |
1.4 案例设计思路和逻辑框架 | 第12-14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1.1 税负 | 第14-15页 |
2.1.2 关联交易 | 第15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2.2.1 涉税风险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2.2 涉税风险管理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2.2.3 税务筹划理论 | 第18-19页 |
2.2.4 文献述评 | 第19-20页 |
3 J公司总体情况及涉税风险描述 | 第20-39页 |
3.1 宏观环境 | 第20-23页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第20-22页 |
3.1.2 经济环境 | 第22页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第22页 |
3.1.4 技术环境 | 第22-23页 |
3.2 产业环境 | 第23-30页 |
3.2.1 竞争对手分析 | 第23-25页 |
3.2.2 替代品分析 | 第25-26页 |
3.2.3 供应商分析 | 第26-27页 |
3.2.4 购买者分析 | 第27-29页 |
3.2.5 新进入者分析 | 第29-30页 |
3.3 J公司能力分析 | 第30-32页 |
3.3.1 研发能力 | 第30页 |
3.3.2 组织效能 | 第30-32页 |
3.3.3 企业文化 | 第32页 |
3.4 基本涉税问题 | 第32-39页 |
3.4.1 税务检查流程 | 第32-34页 |
3.4.2 涉税问题 | 第34-39页 |
4 J公司涉税风险分析 | 第39-56页 |
4.1 涉税风险的表现 | 第39-49页 |
4.1.1 会计基础核算 | 第39-40页 |
4.1.2 纳税申报表 | 第40-43页 |
4.1.3 财务报表 | 第43-47页 |
4.1.4 财务指标 | 第47-49页 |
4.2 涉税风险的成因 | 第49-56页 |
4.2.1 外部原因 | 第49-51页 |
4.2.1.1 税法的缺陷和漏洞 | 第49-50页 |
4.2.1.2 税务机关的解释权和自由裁量权 | 第50-51页 |
4.2.2 内部原因 | 第51-56页 |
4.2.2.1 集团内关联交易风险 | 第51-52页 |
4.2.2.2 税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 第52-53页 |
4.2.2.3 税务筹划不当 | 第53-54页 |
4.2.2.4 发票专门管理缺失 | 第54页 |
4.2.2.5 管理层风险意识不足 | 第54-56页 |
5 涉税风险管理对策 | 第56-66页 |
5.1 加强集团交易风险控制 | 第56页 |
5.2 构建涉税风险管理体系 | 第56-58页 |
5.3 妥善税务筹划 | 第58-62页 |
5.4 发票专门管理 | 第62页 |
5.5 提高管理者法律意识 | 第62-63页 |
5.6 涉税风险管理的成本控制 | 第63-66页 |
6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