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及范围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37页 |
2.1 创业失败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2.1.1 创业失败的定义 | 第19-20页 |
2.1.2 创业失败归因 | 第20-23页 |
2.2 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相关理论回顾 | 第23-27页 |
2.2.1 创业学习 | 第23-25页 |
2.2.2 创业失败学习 | 第25页 |
2.2.3 创业失败学习内容 | 第25-27页 |
2.3 情绪智力理论综述 | 第27-32页 |
2.3.1 “情绪智力”概念的由来和发展 | 第27-28页 |
2.3.2 情绪智力的理论结构 | 第28-31页 |
2.3.3 情绪智力的测量 | 第31-32页 |
2.4 后续创业意向理论综述 | 第32-37页 |
2.4.1 后续创业意向定义 | 第32-33页 |
2.4.2 后续创业意向的测量 | 第33-34页 |
2.4.3 创业失败学习内容对后续创业意向的影响 | 第34-35页 |
2.4.4 创业失败归因与后续创业意向关系的新视角 | 第35-37页 |
3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第37-47页 |
3.1 研究假设提出 | 第37-43页 |
3.1.1 创业失败归因与后续创业意向的关系 | 第37-38页 |
3.1.2 创业失败归因与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关系 | 第38-39页 |
3.1.3 创业失败学习内容与后续创业意向的关系 | 第39-40页 |
3.1.4 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中介效应假设 | 第40-41页 |
3.1.5 情绪智力的调节效应假设 | 第41-43页 |
3.2 研究模型 | 第43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43-47页 |
3.3.1 变量及问卷设计 | 第43-45页 |
3.3.2 数据选取与收集 | 第45-46页 |
3.3.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7-71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4.2 信度分析 | 第48页 |
4.3 效度分析 | 第48-58页 |
4.3.1 失败归因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第48-50页 |
4.3.2 失败学习内容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50-54页 |
4.3.3 情绪智力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54-57页 |
4.3.4 后续创业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57-58页 |
4.4 相关分析 | 第58页 |
4.5 假设检验 | 第58-70页 |
4.5.1 创业失败归因对后续创业意向的影响 | 第58-59页 |
4.5.2 创业失败归因对创业失败自我学习的影响 | 第59-61页 |
4.5.3 创业失败归因对创业失败企业内部学习的影响 | 第61-62页 |
4.5.4 创业失败归因对创业失败企业外部学习的影响 | 第62-63页 |
4.5.5 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63-67页 |
4.5.6 对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67-70页 |
4.6 实证研究结果 | 第70-71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1-77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5.2 研究结论的讨论 | 第72-74页 |
5.2.1 创业失败归因与后续创业意向的关系讨论 | 第72页 |
5.2.2 创业失败归因与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关系讨论 | 第72-73页 |
5.2.3 创业失败学习内容与后续创业意向的关系讨论 | 第73页 |
5.2.4 创业失败学习内容的中介效应讨论 | 第73-74页 |
5.2.5 情绪智力的调节效应讨论 | 第74页 |
5.3 管理启示 | 第74-75页 |
5.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75-7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