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基于SEEA体系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16页
        一、国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概况第12-14页
        二、国内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概况第14-15页
        三、简要评述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6-18页
        一、研究方法第16页
        二、研究思路第16-17页
        三、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第18-19页
        一、研究创新点第18页
        二、研究不足第18-19页
第二章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第19-28页
    第一节 理论基础第19-21页
        一、产权理论第19页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9-20页
        三、信息披露理论第20页
        四、成本管理理论第20-21页
    第二节 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进展第21-23页
        一、自然资源核算方法研究进展第21-22页
        二、现阶段自然资源核算的优先研究问题第22-23页
    第三节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术语的界定第23-25页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简介第23-24页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要素第24-25页
    第四节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第25-28页
        一、从“自然资源平衡表”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第26页
        二、从“资产负债表”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第26页
        三、从“自然资源与环境账户”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第26页
        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披露模式第26-28页
第三章 我国自然资源核算及资产负债表研究及编制的现状第28-32页
    第一节 我国自然资源核算演进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现状第28-29页
        一、初探起步阶段第28页
        二、理论研究阶段第28-29页
        三、实践开展阶段第29页
    第二节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面临的问题第29-32页
        一、自然资源核算第29-30页
        二、不完善的产权制度第30-32页
第四章 自然资源核算与资产负债表的编制:SEEA体系分析与启示第32-43页
    第一节 SEEA体系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广第32-34页
        一、SEEA形成的历史沿革第32页
        二、SEEA体系在各国的推广第32-34页
    第二节 SEEA的核心内容及其最新成果第34-40页
        一、SEEA的核心内容第34-38页
        二、SEEA体系的最新成果第38-40页
    第三节 SEEA体系及应用的启示第40-43页
        一、自然资源资产的分类第41页
        二、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第41-42页
        三、自然资源资产的列示第42页
        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的实施第42-43页
第五章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架构设计与编制方法第43-60页
    第一节 我国自然资源概况第43-44页
        一、地理位置第43页
        二、自然禀赋第43-44页
    第二节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架构设计第44-48页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的理论前提第44-46页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计量模式第46-47页
        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构成第47-48页
    第三节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列报第48-54页
        一、自然资源资产的列报第48-49页
        二、自然资源负债的列报第49-51页
        三、自然资源权益的确认计量及其列报第51-52页
        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样表设计第52-54页
    第四节 安徽省青阳县林木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途径第54-60页
        一、青阳县林木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依据第54-55页
        二、青阳县林木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的选择第55-56页
        三、青阳县林木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成果第56-58页
        四、青阳县林木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存在的问题第58-60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60-64页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第60-61页
    第二节 相关政策与建议第61-62页
    第三节 研究展望第62-64页
        一、关注自然资源,突出地域特点第62页
        二、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编制工作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珠江广州段粪便污染指示菌介水传播过程中的分布特征
下一篇:NO氧化复合液相吸收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