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论文--线路保护论文

含DG配网充分式差动保护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含DG配网特征及其保护面临的困难第11-13页
        1.2.2 含DG配网差动保护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含DG配网差动保护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5页
    1.3 本文解决思路第15-17页
        1.3.1 “充分式”差动保护在配网中的应用第15-16页
        1.3.2 基于充分式幅相组合判据的自适应差动保护方案第16-17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7-20页
第二章 “充分式”保护原理与差动保护第20-32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充分式”保护原理第20-23页
        2.2.1 “充分式”保护的定义第20-21页
        2.2.2 “充分式”保护主要特点第21-23页
    2.3 “充分式”判据及其组合与后备第23-25页
        2.3.1 充分式判据的定义与特点第23-24页
        2.3.2 充分式判据的组合优选第24页
        2.3.3 后备DG自动隔离技术第24-25页
    2.4 “充分式”差动保护研究的意义第25-27页
        2.4.1 DG接入对传统配电网保护的影响第25-26页
        2.4.2 目前含DG配网保护的局限性第26-27页
    2.5 “充分式”差动保护原理与特征第27-31页
        2.5.1 “充分式”差动保护基本原理第27-29页
        2.5.2 差动保护应用于含DG配网的选择性优势第29-30页
        2.5.3 含DG配网充分式差动保护的特征第30-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基于电流相位变化量的充分式差动保护原理第32-46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基于电流相位变化量的充分式差动保护判据第32-36页
        3.2.1 充分式电流相位变化量故障特征第32-34页
        3.2.2 保护判据的原理与动作特性第34-36页
    3.3 基于电流相位变化量的相差计算第36-43页
        3.3.1 传统相差获取方法的局限性第36-38页
        3.3.2 基于电流相位变化量的相差计算方法第38-41页
        3.3.3 基于电流相位变化量的相差计算方法误差分析第41-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6页
第四章 基于充分式幅相组合判据的自适应差动保护方案研究第46-70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充分式幅相组合判据第46-55页
        4.2.1 传统相量差动保护判据的整体评价第46-47页
        4.2.2 基于电流相位变化量的充分式差动保护判据的局限性第47页
        4.2.3 充分式比幅式判据的引入第47-49页
        4.2.4 充分式幅相组合判据动作特性分析第49-51页
        4.2.5 充分式幅相组合判据的系数整定第51-54页
        4.2.6 充分式幅相组合判据的动作原理第54-55页
    4.3 基于电压相位变化方向的纵联保护第55-64页
        4.3.1 充分式视角看电压信息的利用第55-56页
        4.3.2 电压相位的故障特征分析第56-61页
        4.3.3 基于正序电压相位变化方向的纵联保护第61-62页
        4.3.4 纵联保护的动作原理第62-63页
        4.3.5 纵联保护的性能分析第63-64页
    4.4 自适应差动保护方案第64-67页
        4.4.1 DG自动隔离与三段式电流保护第64-65页
        4.4.2 自适应差动保护配置第65-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70页
第五章 仿真与建模验证第70-80页
    5.1 引言第70页
    5.2 含DG配网仿真系统建模第70-71页
    5.3 自适应差动保护数字仿真及验证第71-79页
        5.3.1 基于相位变化量的相差计算仿真第71-73页
        5.3.2 区内故障位置对幅相组合判据影响仿真第73-76页
        5.3.3 幅相组合判据耐过渡电阻能力仿真第76-77页
        5.3.4 幅相组合判据区外故障安全性仿真第77页
        5.3.5 电压纵联保护区内故障动作能力仿真第77-78页
        5.3.6 电压纵联保护区外故障安全性仿真第78-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4页
    6.1 总结第80-81页
    6.2 展望与不足第81-84页
致谢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C-DC变换器系统滑模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微网逆变器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