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一、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二、研究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一、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政策综述 | 第12-13页 |
二、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二、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新时期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分析 | 第16-28页 |
第一节 新时期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依据 | 第16-22页 |
一、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及其作用 | 第16-17页 |
(一)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迅猛 | 第16-17页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社会贡献力量 | 第17页 |
二、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 | 第17-20页 |
(一)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二)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可能性 | 第19-20页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对传统的统战工作提出新挑战 | 第20-22页 |
(一) 拓宽了统战工作的对象和范围 | 第20-21页 |
(二) 对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提出了新的挑战 | 第21页 |
(三) 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 第21-22页 |
(四) 统一战线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 第22页 |
第二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第22-24页 |
一、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第22-23页 |
二、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有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第23页 |
三、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有利于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几大阶段和统战政策的演变 | 第24-28页 |
一、个体经济开始得到认可阶段 | 第24-25页 |
二、私营经济得到初步发展阶段 | 第25-26页 |
三、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化、社会化方向发展阶段 | 第26页 |
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时期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镇江市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第28-40页 |
第一节 镇江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概况和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 | 第28-31页 |
一、镇江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概况 | 第28页 |
二、镇江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28-29页 |
三、镇江市非公有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 | 第29-31页 |
(一) 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渠道 | 第29-30页 |
(二) 民营企业的用工环境呈现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 | 第30页 |
(三) 民营企业成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镇江市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实绩分析 | 第31-36页 |
一、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正面宣传的力度 | 第31-32页 |
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 第32-33页 |
三、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社会多作贡献 | 第33-34页 |
四、帮助民营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 第34页 |
五、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服务结合 | 第34-36页 |
第三节 镇江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状况比较复杂 | 第36页 |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 第36-37页 |
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建工作较薄弱 | 第37-39页 |
(一) 一些干部对加强非公有制领域的党建工作还存在模糊认识 | 第37-38页 |
(二)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数量少 | 第38页 |
(三) 党组织设置不合理 | 第38-39页 |
四、党委、政府没有充分重视统战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推进镇江市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建议 | 第40-53页 |
第一节 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 | 第40-42页 |
一、强化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思想认识,定期举办学习班 | 第40-41页 |
二、加强宣传工作,引导他们走“爱国、敬业、守法”的道路 | 第41页 |
三、深入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 第41-42页 |
四、创新思想政治的工作方式方法 | 第42页 |
五、建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 | 第42页 |
第二节 提高政府服务功能来推动统战工作 | 第42-45页 |
一、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 第42-43页 |
二、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营造优化的政策环境 | 第43页 |
三、重视外省市有关政策的研究与经验总结 | 第43-44页 |
四、搭建融资信用平台,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破解资金难题 | 第44-45页 |
五、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体系 | 第45页 |
第三节 完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 | 第45-48页 |
一、合理设置和调整企业党组织,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 | 第45-46页 |
二、探索新的党建工作方式,增强党在多种经济成分中的活动能力 | 第46页 |
三、选好企业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是把握党建工作的重点 | 第46-47页 |
四、要处理好党组织与其它几个方面的关系 | 第47-48页 |
第四节 充分发挥工商联和人民政协的作用 | 第48-53页 |
一、工商联在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中的作用 | 第48-51页 |
二、人民政协在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中的作用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