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初中生物课后练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概念界定第10-13页
        1.2.1 练习第10-11页
        1.2.2 课后练习第11-12页
        1.2.3 生物课后练习第12-13页
    1.3 研究综述第13-17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第13-14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第14-17页
        1.3.3 目前生物课后练习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7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特色第18-20页
        1.5.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5.2 研究方法第19页
        1.5.3 研究特色第19-20页
2 初中生物课后练习概述第20-27页
    2.1 理论基础第20-23页
        2.1.1 教育心理学第20-21页
        2.1.2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第21-23页
    2.2 课后练习的功能第23-24页
    2.3 课后练习的类型第24-27页
        2.3.1 书面练习第25页
        2.3.2 口头练习第25页
        2.3.3 实践练习第25-26页
        2.3.4 游戏活动第26-27页
3 初中生物课后练习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7-44页
    3.1 内容、对象与目的第27页
    3.2 问卷的维度说明第27-28页
    3.3 问卷的发放、回收和整理第28-29页
    3.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第29-41页
        3.4.1 初中生物课后练习设计现状分析第29-37页
        3.4.2 初中生物课后练习的实施现状分析第37-40页
        3.4.3 学生对初中生物课后练习的喜好分析第40-41页
    3.5 调查结果分析第41-42页
        3.5.1 自创度低、针对性差第41页
        3.5.2 很少采取分层设计的方式第41页
        3.5.3 类型过于单一、学生没有新鲜感第41-42页
        3.5.4 评析方式单一、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第42页
    3.6 调查结果原因分析第42-44页
        3.6.1 生物学科地位低第42页
        3.6.2 教学条件的限制第42-43页
        3.6.3 练习环节不受重视第43页
        3.6.4 生物教师的意识不足、精力有限第43-44页
4 课后练习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第44-61页
    4.1 准备阶段第44-48页
        4.1.1 解读教材第44-46页
        4.1.2 分析目标第46-47页
        4.1.3 了解学生第47-48页
    4.2 编制阶段第48-57页
        4.2.1 编制原则第48-54页
        4.2.2 编制流程第54-57页
    4.3 实施阶段第57-58页
        4.3.1 课后练习的布置第57页
        4.3.2 实施过程的调控第57-58页
    4.4 评析阶段第58-59页
        4.4.1 讲解第58页
        4.4.2 评价第58-59页
    4.5 反思阶段第59-61页
5 初中生物课后练习案例第61-73页
    5.1 书面练习案例第61-65页
    5.2 口头练习案例第65页
    5.3 实践练习案例第65-67页
    5.4 游戏活动案例第67页
    5.5 以《物质运输的载体》为例课后练习案例第67-73页
6 结语第73-75页
    6.1 研究结论第73页
    6.2 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第73-75页
注释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附录 1第78-81页
附录 2第81-83页
附录 3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大别山土壤甲螨分类学研究
下一篇:生物学个性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