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城市交通网络模型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配流模型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电动汽车平衡配流模型的研究 | 第14-16页 |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 | 第16-18页 |
2 基础理论 | 第18-25页 |
2.1 超网络 | 第18-19页 |
2.2 出行选择行为分析 | 第19-21页 |
2.2.1 随机效用理论 | 第19-20页 |
2.2.2 LOGIT模型 | 第20-21页 |
2.3 随机用户平衡配流(SUE)模型及算法 | 第21-22页 |
2.3.1 随机用户平衡配流(SUE)模型 | 第21-22页 |
2.3.2 算法 | 第22页 |
2.4 路径搜索算法 | 第22-24页 |
2.4.1 DIJKSTRA算法 | 第22-23页 |
2.4.2 基于图的遍历算法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考虑距离因素的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模型 | 第25-36页 |
3.1 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结构的构建 | 第25-30页 |
3.2 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的路段广义费用 | 第30-33页 |
3.3 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中的守恒条件 | 第33-34页 |
3.4 基于超网络的最短路径搜索法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考虑路段距离的多模式交通配流模型 | 第36-48页 |
4.1 交通模式特性及出行者的选择行为分析 | 第36-39页 |
4.1.1 交通模式特性分析 | 第36-37页 |
4.1.2 出行者的选择行为分析 | 第37-39页 |
4.2 考虑路段距离的多模式配流模型及求解算法 | 第39-41页 |
4.2.1 考虑路段距离的多模式交通配流模型 | 第39-40页 |
4.2.2 模型的求解算法 | 第40-41页 |
4.3 算例 | 第41-47页 |
4.3.1 考虑路段距离与不考虑路段距离两种情况的对比分析 | 第42-45页 |
4.3.2 路段距离对配流结果的影响 | 第45-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考虑路径距离的多模式交通配流模型 | 第48-56页 |
5.1 出行者的选择行为分析 | 第48-50页 |
5.2 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5.3 模型的求解 | 第51-52页 |
5.4 算例 | 第52-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总结 | 第56-57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