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外马克思文本研究 | 第13-14页 |
·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 | 第14-16页 |
·创新点、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 第16-19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难点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研究典范——《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文本研究 | 第20-30页 |
·《决议》文本的创制和传播 | 第22-25页 |
·《决议》文本的创制 | 第22-23页 |
·《决议》文本的传播 | 第23-25页 |
·《决议》文本研究的经验和教训 | 第25-30页 |
·《决议》文本研究的经验 | 第25-28页 |
·《决议》文本研究的教训 | 第28-30页 |
3 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文本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30-42页 |
·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历史回顾 | 第30-32页 |
·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的历史回顾 | 第30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中文本研究的经验与教训 | 第30-32页 |
·文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第32-36页 |
·文本创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测和导向作用 | 第32-33页 |
·文本传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特定化、微观化、具体化 | 第33-34页 |
·文本传播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 第34-36页 |
·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模式的独特性 | 第36-39页 |
·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独特风格 | 第36-37页 |
·思想政治教育文本与马克思文本研究之比较 | 第37-39页 |
·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文本研究的深度思考 | 第39-42页 |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文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使命 | 第39页 |
·研究《决议》文本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和持久的示范性 | 第39-42页 |
4 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文本研究的逻辑构成和基本原则 | 第42-55页 |
·文本研究的逻辑构成 | 第42-50页 |
·主体和客体 | 第42-44页 |
·过程与结果 | 第44-47页 |
·途径与手段 | 第47-50页 |
·文本研究的基本原则 | 第50-55页 |
·个体文本研究在选择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第50-51页 |
·文本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 第51-52页 |
·文本研究必须保持学术民主和话语权平等的原则 | 第52-55页 |
5 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 | 第55-63页 |
·不断探索文本研究的新方法新途径 | 第55-58页 |
·紧密把握文本形式的新特点、新变化,进一步发挥现代文本的价值 | 第55-57页 |
·文本研究应与理论研究密切结合 | 第57-58页 |
·文本研究应始终保持高贵的品质 | 第58-63页 |
·文本研究应高度关注过程中同化与异化的互动递进 | 第58-60页 |
·确保教科书文本及其诠释的权威性、通识性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