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

亚里士多德悲剧概念研究--以《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为中心

致谢第3-4页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义例第12-14页
缩略语第14-16页
绪论第16-40页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文献综述第16-28页
        一、选题意义第16页
        二、文献综述第16-28页
            (一) 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及亚氏的悲剧概念相关的成果第17-24页
                1. 英文文献第17-19页
                2. 德文文献第19-20页
                3. 法文文献第20-21页
                4. 中文文献第21-22页
                5. 日文文献第22-23页
                6. 对上述研究成果的概括性评价第23-24页
            (二) 《诗学》文本本身的研究成果(校勘、注释、翻译)第24-28页
                1. 上述“与亚氏《诗学》及悲剧概念相关的研究成果”所根据的《诗学》文本第24-27页
                2. 对上述文献的概括性评价第27-28页
    第二节 论文的继承与创新第28-35页
        一、内容上的继承和创新第29页
        二、材料上的继承和创新第29-33页
        三、方法上的继承或创新第33-35页
            (一) 诠释学第33页
            (二) 以经释经,以《诗学》解释《诗学》第33-34页
            (三) 对勘若干拉丁文译注本第34页
            (四) 比较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方法第34-35页
            (五) 以古希腊原文、前人注疏及辞书为研究根据,一字片言,必标所出第35页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35-38页
        一、研究思路第35-36页
        二、研究内容第36-38页
            (一) 文献部分第37-38页
            (二) 博士论文部分第38页
    第四节 研究难点第38-40页
第一章 (?)(悲剧)概念的词源学分析第40-54页
    第一节 西文词源第40-53页
        一、古典语文词源第40-50页
            (一) 古希腊文词源第40-49页
            (二) 拉丁文词源第49-50页
        二、现代语文词源第50-53页
    第二节 中文词源第53-54页
第二章 《诗学》中(?)概念的古典语文学分析第54-119页
    第一节 宏观分析——(?)概念出现的章节与主题第54-82页
        一、(?)在Buhle本中的分布第55-65页
        二、(?)在Hermanni本中的分布第65-67页
        三、(?)在Tyrwhitt本中的分布第67-81页
        四、(?)在Didot本中的分布第81-82页
        五、小结第82页
    第二节 微观分析——具体词形第82-119页
        一、具体词形的使用之一——单独使用第83-109页
            (一) 《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一词的全面统计第83-85页
            (二) (?)主格形式分析第85-89页
            (三) (?)属格形式分析第89-91页
            (四) (?)与格形式分析第91-93页
            (五) (?)宾格形式分析第93-99页
            (六) (?)是一个综合性艺术门类第99-104页
            (七) (?)产生发展的历史性第104-108页
            (八) 小结第108-109页
        二、具体词形的使用之二——作为派生词使用第109-118页
            (一) 三个派生词的统计与词源分析第109-110页
            (二) (?)的意义分析第110-111页
                1. 辞书第110页
                2. 拉丁文注疏第110-111页
                3. 上下文第111页
                4. 小结第111页
            (三) (?)的意义分析第111-114页
            (四) (?)的意义分析第114-118页
                1. 构词第115页
                2. 辞书第115-116页
                3. 亚氏本人用词第116-117页
                4. 拉丁文注疏本的解释第117页
                5. 上下文第117-118页
                6. 小结第118页
        三、小结第118-119页
第三章 (?)概念与《诗学》中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第119-258页
    第一节 (?)与(?)(创作)——兼做《诗学》题解第119-153页
        一、(?)的意义分析第119-152页
            (一) 辞书第120-128页
            (二) 文脉的微观分析第128-149页
                1. 动词第128-138页
                2. 名词第138-149页
            (三) (?)(艺术、技艺、技术)的取舍第149-151页
            (四) 从拉丁文注疏本看(?)第151-152页
            (五) 小结第152页
        二、(?)与(?)(创作)的关系第152-153页
    第二节 (?)与(?)(要素、元素、部分)第153-171页
        一、(?)的意义分析第154-171页
            (一) 辞书第154-157页
            (二) 上下文第157-164页
            (三) 拉丁文注疏第164-165页
            (四) (?)与(?)(要素、元素、部分)的关系第165-170页
                1. 悲剧作为整体是可分的第165-166页
                2. 悲剧的部分或要素有质与量的区别第166-170页
                3. 作为抽象概念的悲剧与其中的部分亦具备完整性第170页
            (五) 小结第170-171页
    第三节 (?)与(?)(故事、情节)概念第171-191页
        一、(?)的意义分析第171-186页
            (一) 辞书第171-175页
            (二) 上下文第175-186页
        二、悲剧与(?)(情节)间的关系第186-191页
            (一) (?)(情节)是悲剧概念的核心第186-187页
            (二) (?)(情节)及其要素是判断悲剧同一性的标准第187-189页
            (三) (?)(情节)是判断悲剧优劣的一个标准第189-191页
        三、小结第191页
    第四节 (?)与(?)(模仿、艺术再现)第191-208页
        一、(?)的意义分析第191-202页
            (一) 辞书第191-192页
            (二) 上下文第192-200页
            (三) 拉丁文注疏第200-201页
            (四) 小结第201-202页
        二、悲剧与(?)(艺术再现)间的关系第202-207页
            (一) 悲剧是(?)的一个下位概念第202页
            (二) (?)有量上的差异第202-203页
                1. (?)量上的差异引发艺术门类间的差异第202页
                2. (?)量上的差异引发艺术门类内部的作品间高下的差异第202-203页
            (三) (?)有类型上的差异第203-206页
                1. 以人物行为为中心的艺术再现与非以人物行为为中心的艺术再现第203-204页
                2. 对庄重的事物或人物的艺术再现及对卑下的事物或人物的艺术再现第204-205页
                3. 对有始有终的行为的艺术再现及非对有始有终的行为的艺术再现第205页
                4. 叙述性艺术再现与非叙述性艺术再现第205-206页
                5. 较优的艺术再现与较劣的艺术再现第206页
            (四) (?)也是包括悲剧作者在内的艺术家的创作对象第206-207页
        三、手段第207-208页
        四、小结第208页
    第五节 (?)与(?)(喜剧)第208-220页
        一、悲剧与喜剧的共性第208-209页
        二、悲剧与喜剧间的差异第209-219页
            (一) (?)的意义分析第210-213页
                1. 辞书第210-212页
                2. 拉丁文注疏第212-213页
                3. 小结第213页
            (二) (?)的意义分析第213-219页
                1. 辞书第213-214页
                2. 上下文第214-217页
                3. 拉丁文注疏第217-219页
                4. 小结第219页
        三、悲剧与喜剧的高下之别第219-220页
        四、小结第220页
    第六节 (?)与(?)(史诗)第220-258页
        一、与史诗相关的词汇第221页
        二、《诗学》文本中与史诗相关的词汇的全面统计第221-222页
        三、与史诗相关的词汇的词源学与词形学分析第222-231页
            (一) (?)的意义分析第222-223页
                1. 辞书第222-223页
            (二) (?)的意义分析第223-224页
            (三) (?)的意义分析第224-229页
                1. 辞书第224页
                2. 上下文第224-226页
                3. 拉丁文注疏本第226-229页
                4. 小结第229页
            (四) (?)的意义分析第229-230页
            (五) (?)的意义分析第230-231页
                1. 辞书第230-231页
                2. 上下文第231页
                3. 小结第231页
        四、(?)相对于史诗的共性与个性第231-234页
            (一) 共性第231-232页
            (二) 个性第232-234页
                1. 二者的篇幅或作品的长度有别第232-233页
                2. 悲剧较史诗更具整一性第233页
                3. 悲剧与史诗间整体与部分、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第233-234页
        五、(?)与史诗在艺术再现上的互补第234-250页
            (一) 史诗艺术再现的特点——宏大第234-243页
                1. (?)的意义第235-239页
                2. (?)的意义第239-243页
                3. (?)与(?)的意义第243页
            (二) 悲剧艺术再现的特点——有始有终、一以贯之第243-250页
                1. (?)的意义第244-247页
                2. (?)的意义第247-249页
                3. (?)与(?)意义间的关系第249-250页
            (三) 小结第250页
        六、(?)与史诗之高下第250-256页
            (一) 悲剧与史诗作为艺术门类的整体之高下第250-254页
            (二) 悲剧与史诗中个体之高下第254-256页
            (三) 小结第256页
        七、小结第256-258页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概念的特征第258-274页
    第一节 集中的规范第258-269页
        一、(?)的意义第259-261页
        二、(?)的意义第261-262页
        三、(?)的意义第262-265页
        四、(?)的意义第265-269页
        五、小结第269页
    第二节 散见的规范第269-270页
    第三节 (?)(最好的悲剧)的特征第270-274页
结论第274-277页
参考文献第277-283页

论文共2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潇湘八景”--以绘画为中心
下一篇:澳大利亚新闻媒体的角色塑造--以茱莉亚·吉拉德厌女演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