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分析及理论基础 | 第14-25页 |
2.1 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2.1.1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概念 | 第14-15页 |
2.1.2 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 | 第15页 |
2.2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基本类别 | 第15-17页 |
2.2.1 按照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实现目标分类 | 第15-17页 |
2.2.2 按照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社会对象分类 | 第17页 |
2.3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征 | 第17-19页 |
2.3.1 参与主体多元化 | 第17页 |
2.3.2 利益趋向化 | 第17-18页 |
2.3.3 诱因多样化 | 第18页 |
2.3.4 冲击广泛化 | 第18页 |
2.3.5 行为偏激化 | 第18-19页 |
2.4 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4.1 从责任政府角度看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 | 第19-20页 |
2.4.2 从危机管理角度看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 | 第20-23页 |
2.4.3 从社会冲突角度看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3.1 我国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3.2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责任缺位的表现 | 第26-28页 |
3.2.1 预警机制不健全 | 第26页 |
3.2.2 潜在危险估计不足 | 第26-27页 |
3.2.3 政府信息不公开 | 第27-28页 |
3.2.4 责任追究不到位 | 第28页 |
3.3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责任缺位的原因 | 第28-31页 |
3.3.1 官本位思想 | 第28-29页 |
3.3.2 问责机制不健全 | 第29页 |
3.3.3 危机责任意识淡薄 | 第29-30页 |
3.3.4 错误的政绩观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国外借鉴分析 | 第31-35页 |
4.1 美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危机管理 | 第31-32页 |
4.2 日本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危机管理 | 第32-33页 |
4.3 国外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优化策略 | 第35-45页 |
5.1 政府目标构建——构建以服务性为主导的责任政府 | 第35-36页 |
5.2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责任化选择 | 第36-45页 |
5.2.1 内部建设 | 第36-40页 |
5.2.2 外部沟通 | 第40-4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