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1 绪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2.1 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 | 第16-17页 |
2.2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 | 第17页 |
2.3 VAP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3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3.2 研究步骤 | 第19-23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3-30页 |
4.1 VAP组与非VAP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分析 | 第23页 |
4.2 VAP组与非VAP组患者基础疾病分析 | 第23-24页 |
4.3 VAP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4.4 痰培养鲍曼不动杆菌阳性与VAP发生的相关性 | 第26页 |
4.5 VAP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26-27页 |
4.6 VAP组与非VAP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比较 | 第27-28页 |
4.7 VAP组痰培养病原菌构成分析 | 第28-30页 |
5 讨论 | 第30-37页 |
5.1 预防VAP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30页 |
5.2 研究结果讨论 | 第30-35页 |
5.3 鲍曼不动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 第35-37页 |
6 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 第37-38页 |
6.1 结论 | 第37页 |
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建议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综述 | 第4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67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