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环境纠纷的民间调解制度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3页
第一章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制度概述第13-27页
 一、环境纠纷第13-15页
  (一) 环境纠纷的含义第13-14页
  (二) 环境纠纷的特征第14-15页
 二、民间调解第15-17页
  (一) 民间调解的含义第16页
  (二) 民间调解的作用第16-17页
 三、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第17-21页
  (一)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的含义和性质第17-19页
  (二)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的意义第19-21页
 四、环境纠纷民间调解较之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优势第21-27页
  (一)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相较于诉讼的优势第21-24页
  (二)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相较于协商的优势第24-25页
  (三)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相较于仲裁的优势第25-27页
第二章 我国环境纠纷民间调解制度的应用第27-31页
 一、我国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的立法第27-29页
  (一)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立法的发展第27-28页
  (二)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立法的缺陷第28-29页
 二、我国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的实践现状第29-31页
  (一)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实践的成就第29页
  (二)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实践的缺陷第29-31页
第三章 我国其他民间调解的经验借鉴第31-34页
 一、消费者权益纠纷民间调解第31-32页
  (一) 消费者权益纠纷民间调解的实践第31页
  (二) 消费者权益纠纷民间调解的经验借鉴第31-32页
 二、医疗纠纷民间调解第32-34页
  (一) 医疗纠纷民间调解的实践第32页
  (二) 医疗纠纷民间调解的经验借鉴第32-34页
第四章 美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的经验借鉴第34-38页
 一、美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的应用第34-36页
  (一) 美国的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第34-35页
  (二) 我国台湾地区的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第35-36页
  (三) 我国香港地区的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第36页
 二、美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的启示第36-38页
  (一) 调解人员专业化第36-37页
  (二) 司法权威为民间调解提供保障第37页
  (三) 民间调解与司法联通互动第37-38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环境纠纷民间调解制度的构想第38-49页
 一、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立法第38-41页
  (一)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由威信调解型向依法调解型转变第38-39页
  (二)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立法的必要性第39-40页
  (三)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立法的可行性第40-41页
 二、完善环境纠纷民间调解基本制度的重点第41-46页
  (一) 丰富调解主体第41-42页
  (二) 扩大调解范围第42-44页
  (三)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第44页
  (四) 实现环境纠纷民间调解与司法制度优势互补第44-46页
 三、完善环境纠纷民间调解制度应注意的问题第46-49页
  (一) 明确民间调解的地位第46-47页
  (二)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机构及调解员的中立性第47页
  (三) 防止环境纠纷民间调解的滥用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的缺席审判制度
下一篇:论刑事被害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