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货车论文

货车铸钢车轮踏面制动热损伤行为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货车车轮热损伤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内车轮热损伤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外车轮热损伤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货车车轮踏面损伤综述第17-23页
    2.1 车轮的种类第17-18页
    2.2 车轮损伤的主要形式第18-19页
    2.3 车轮热损伤的形成机理第19-20页
    2.4 车轮热疲劳损伤的影响因素第20-21页
    2.5 改善车轮热损伤的措施第21-22页
    2.6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重载货车铸钢车轮温度场分析研究第23-39页
    3.1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第23-24页
    3.2 初始参数确定第24-25页
    3.3 初始和边界条件确定第25-30页
        3.3.1 瞬态温度场的数学模型(温度场与热流密度简介)第25-29页
        3.3.2 载荷步设置第29-30页
    3.4 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第30-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重载货车铸钢车轮热应力场分析研究第39-51页
    4.1 热应力概述第40-41页
    4.2 热应力仿真结果第41-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重载货车铸钢车轮材料热疲劳实验研究第51-69页
    5.1 概述第51-53页
    5.2 实验材料和方案第53-55页
        5.2.1 实验材料第53-54页
        5.2.2 实验方案第54-55页
    5.3 实验结果数据处理第55-56页
    5.4 断口扫描分析第56-68页
        5.4.1 循环上限温度400℃时的断口形貌观察第57-64页
        5.4.2 循环上限温度650℃时的断口形貌观察第64-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70页
    6.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7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域近场测量中超宽带天线的应用及优化
下一篇:双连续TiC/Fe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