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6-19页 |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3.1 本文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 BT 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 第21-29页 |
2.1 项目管理理论 | 第21页 |
2.2 项目管理的有关概念 | 第21-22页 |
2.2.1 项目管理的概念 | 第21页 |
2.2.2 项目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 第21-22页 |
2.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的特点 | 第22-23页 |
2.4 BT 模式概述 | 第23-26页 |
2.4.1 BT 模式介绍 | 第23-24页 |
2.4.2 BT 模式的特点 | 第24页 |
2.4.3 BT 模式的适用范围与参与主体 | 第24-25页 |
2.4.4 地铁 BT 项目的运作流程 | 第25-26页 |
2.5 BT 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对比分析 | 第26-27页 |
2.6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引入 BT 模式的现实意义 | 第27页 |
2.7 BT 模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运用 | 第27-28页 |
2.8 BT 模式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 第28-29页 |
第3章 长春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项目实施 | 第29-39页 |
3.1 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 第29-30页 |
3.2 发展长春轨道交通的必然性 | 第30-31页 |
3.3 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 第31-33页 |
3.3.1 公司简介 | 第31页 |
3.3.2 组织构架 | 第31-32页 |
3.3.3 项目基本概况 | 第32-33页 |
3.4 建设规模及线路方案 | 第33-35页 |
3.5 地铁 2 号线采用 BT 模式运作背景 | 第35-37页 |
3.5.1 长春轨道交通建设现状 | 第35-36页 |
3.5.2 长春轨道交通投融资建设管理模式 | 第36页 |
3.5.3 地铁 2 号线采用 BT 模式的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3.5.4 长春地铁 2 号线 BT 项目特点 | 第37页 |
3.6 轨道交通工程业主方项目管理常见问题 | 第37-39页 |
第4章 长春市轨道交通地铁 2 号线项目管理 | 第39-60页 |
4.1 项目的投资控制 | 第39-42页 |
4.1.1 投资失控的原因分析 | 第39页 |
4.1.2 投资控制目标 | 第39页 |
4.1.3 投资管理流程 | 第39-40页 |
4.1.4 投资目标的过程控制 | 第40-41页 |
4.1.5 投资控制的措施 | 第41-42页 |
4.2 项目的进度控制 | 第42-45页 |
4.2.1 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 第42页 |
4.2.2 关键工程的施工安排 | 第42-43页 |
4.2.3 项目进度目标的过程管理 | 第43页 |
4.2.4 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 | 第43-45页 |
4.3 项目的质量控制 | 第45-47页 |
4.3.1 工程质量目标 | 第45页 |
4.3.2 质量保障体系 | 第45页 |
4.3.3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 第45-46页 |
4.3.4 质量控制的过程控制 | 第46-47页 |
4.4 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 | 第47-50页 |
4.4.1 安全风险的控制目标 | 第47页 |
4.4.2 风险管理的组织模式与实施模式 | 第47-48页 |
4.4.3 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48-49页 |
4.4.4 风险防范的对策及措施 | 第49-50页 |
4.5 项目的合同管理 | 第50-56页 |
4.5.1 合同管理的原则 | 第50-51页 |
4.5.2 项目标段的划分 | 第51-52页 |
4.5.3 招投标管理 | 第52-55页 |
4.5.4 合同的变更与索赔 | 第55页 |
4.5.5 合同纠纷的解决 | 第55-56页 |
4.6 建立各种激励制度 | 第56-60页 |
4.6.1 开展“五比五创”劳动竞赛 | 第56-58页 |
4.6.2 开展“地铁工程建设百日攻坚会战”活动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