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与融合--传统木版年画图式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中国当代油画影响的现状 | 第9-10页 |
第二章: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 | 第10-19页 |
第一节: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图像样式概述 | 第10-11页 |
第二节: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 | 第11-19页 |
一、色彩语言 | 第12-16页 |
1、主观表现 | 第12-13页 |
2、平面装饰 | 第13-14页 |
3、对比强烈 和谐艳丽 | 第14-16页 |
二、造型语言 | 第16-18页 |
1、造型程式化 古朴夸张 | 第16-17页 |
2、以线造型 | 第17-18页 |
三、构图 | 第18-19页 |
1、不重透视 平铺构图 | 第18页 |
2、饱满充实 主从有序 | 第18-19页 |
第三章:中国传统木版年画语言样式的借鉴 | 第19-31页 |
第一节:色彩的借鉴 | 第20-24页 |
一、方力钧 | 第20-22页 |
二、俸正杰 | 第22-24页 |
第二节:图像的借用 | 第24-30页 |
一、解构与组合:顾黎明 | 第24-27页 |
二、借用与重构:魏光庆 | 第27-29页 |
三、分析两者同与不同 | 第29-30页 |
第三节:平面化 | 第30-31页 |
第四章:我的创作中对传统木版年画图式的借鉴 | 第31-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注释说明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