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1页 |
1.1 超级电容器 | 第11-14页 |
1.1.1 超级电容器概述 | 第11-12页 |
1.1.2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第12页 |
1.1.3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第12-14页 |
1.2 石墨烯 | 第14-16页 |
1.2.1 石墨烯简介 | 第14-15页 |
1.2.2 石墨烯的制备 | 第15-16页 |
1.2.3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16页 |
1.3 聚苯胺 | 第16-19页 |
1.3.1 聚苯胺概述 | 第16-17页 |
1.3.2 聚苯胺的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1.3.3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19页 |
1.4 本论文工作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4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3 实验体系 | 第21-22页 |
2.4 实验步骤 | 第22-24页 |
2.4.1 电化学部分剥离石墨烯 | 第22页 |
2.4.2 石墨烯-聚苯胺电化学复合 | 第22页 |
2.4.3 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电化学部分剥离石墨烯 | 第24-33页 |
3.1 硫酸溶液中石墨烯的部分电化学剥离 | 第24-27页 |
3.1.1 循环伏安扫描电位上限对石墨烯部分电化学剥离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2 循环伏安扫描电位下限对石墨烯部分电化学剥离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3 形貌分析 | 第26-27页 |
3.1.4 亲水性分析 | 第27页 |
3.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石墨烯的部分电化学剥离 | 第27-30页 |
3.2.1 循环伏安扫描电位上限对石墨烯部分电化学剥离的影响 | 第27-29页 |
3.2.2 形貌分析 | 第29-30页 |
3.2.3 亲水性分析 | 第30页 |
3.3 硝酸钾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石墨烯的二次部分电化学剥离 | 第30-32页 |
3.3.1 石墨烯二次部分电化学剥离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2 形貌分析 | 第31-32页 |
3.3.3 亲水性分析 | 第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石墨烯-聚苯胺电化学复合 | 第33-53页 |
4.1 苯胺在石墨箔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 | 第33-36页 |
4.1.1 石墨箔上沉积的聚苯胺电化学活性研究 | 第33-34页 |
4.1.2 石墨箔上沉积的聚苯胺超电容性能研究 | 第34-35页 |
4.1.3 石墨箔上沉积的聚苯胺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35页 |
4.1.4 形貌分析 | 第35-36页 |
4.2 硫酸溶液中部分剥离石墨烯与聚苯胺电化学复合 | 第36-41页 |
4.2.1 硫酸溶液中部分剥离石墨烯-聚苯胺电化学活性研究 | 第36-38页 |
4.2.2 硫酸溶液中部分电化学剥离石墨烯-聚苯胺超电容性能研究 | 第38-40页 |
4.2.3 硫酸溶液中部分剥离石墨烯-聚苯胺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40页 |
4.2.4 形貌分析 | 第40-41页 |
4.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部分剥离石墨烯-聚苯胺电化学复合 | 第41-47页 |
4.3.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部分剥离石墨烯-聚苯胺电化学活性研究 | 第41-43页 |
4.3.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部分剥离石墨烯-聚苯胺超电容性能研究 | 第43-44页 |
4.3.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部分剥离石墨烯-聚苯胺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44-45页 |
4.3.4 形貌分析 | 第45-47页 |
4.4 硝酸钾的磷酸缓冲溶液中二次部分剥离石墨烯-聚苯胺电化学复合 | 第47-52页 |
4.4.1 硝酸钾的磷酸缓冲溶液中二次部分剥离石墨烯-聚苯胺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8-49页 |
4.4.2 硝酸钾的磷酸缓冲溶液中二次部分剥离石墨烯-聚苯胺超电容性能研究 | 第49-51页 |
4.4.3 硝酸钾的磷酸缓冲溶液中二次部分剥离石墨烯-聚苯胺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51-52页 |
4.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