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航天器地面试验论文--各种试验设备和仪器论文

嵌入式星模拟器系统设计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 星模拟器概述第12-13页
    1.3 国内外星模拟器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国外星模拟器发展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星模拟器发展现状第14-1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5-17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章节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坐标系转换及卫星轨道计算模型第17-30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时间系统与儒略日第17-18页
    2.3 坐标系统第18-21页
    2.4 轨道根数和速度矢量位置矢量的关系第21-23页
        2.4.1 根据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求轨道根数第21-22页
        2.4.2 根据轨道根数求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第22-23页
    2.5 卫星轨道摄动模型第23-29页
        2.5.1 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第23-25页
        2.5.2 大气阻力摄动第25-26页
        2.5.3 太阳直接辐射压摄动第26-28页
        2.5.4 日、月摄动第28-29页
        2.5.5 其它摄动第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嵌入式星模拟器系统算法设计第30-67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初始化模块第31页
    3.3 算法控制模块第31-32页
    3.4 卫星轨道摄动方程第32-40页
        3.4.1 常数变易原理的应用第34-36页
        3.4.2 STW型摄动方程的具体过程第36-38页
        3.4.3 (?)型摄动方程的具体过程第38-40页
    3.5 轨道参数计算-数值法第40-53页
        3.5.1 数值解法的基本思想第41-42页
        3.5.2 常用单步法第42-43页
        3.5.3 线性多步法第43-44页
        3.5.4 摄动模型及数据处理第44-45页
        3.5.5 误差仿真及时间分析第45-53页
    3.6 姿态参数计算第53-59页
        3.6.1 姿态运动学方程第53-55页
        3.6.2 姿态动力学方程第55-57页
        3.6.3 姿态参数的计算第57-59页
    3.7 星表搜索第59-61页
    3.8 星坐标计算及星图生成第61-63页
    3.9 总体算法时间仿真分析第63-65页
    3.10 通信与姿态显示模块第65页
    3.11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嵌入式星模拟器系统硬件设计第67-81页
    4.1 引言第67页
    4.2 计算模块第67-75页
        4.2.1 主处理器DSP第67-68页
        4.2.2 SRAM存储器电路第68-69页
        4.2.3 Flash存储器电路第69-71页
        4.2.4 时钟及复位电路第71-72页
        4.2.5 电源电路设计第72-74页
        4.2.6 JTAG电路设计第74-75页
    4.3 通信模块第75-77页
    4.4 显示模块第77-78页
    4.5 系统板设计第78-80页
    4.6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5章 测试与分析第81-86页
    5.1 引言第81页
    5.2 测试平台的搭建第81页
    5.3 测试流程第81-82页
    5.4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82-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激光雷达的同时定位与室内地图构建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光纤陀螺/激光雷达组合定位系统研究